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構建就醫綠色通道 七臺河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006-12-05 16:13: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敏學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5日電 『看病難、看病貴』,是廣大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七臺河市從市情出發,按照『總量控制、優化結構、盤活存量、提高質量』的原則,積極推進縣區、鄉鎮醫院及村屯衛生所一體化改革。使廣大農民基本上能夠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區、鄉』,有效緩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七臺河市的許多鄉(鎮)衛生院由於投入不足,設備落後、醫療水平低,有些農民有病只能到幾十裡或上百裡以外的縣區醫院和市醫院就醫,不僅加重了經濟負擔,有時還因路途遙遠耽誤了治療時機。

  對此,七臺河市通過整合醫療資源,把地處邊遠、經營虧損的衛生院與縣區醫院合並,實行人財物統管,設備重組,人員重新調配,鄉鎮醫院遇到疑難雜癥,縣區醫院的專家就會到鄉鎮去診治病人,做各種手術,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圍繞建立『小病不出社區、大病纔上醫院』的城區便民就醫格局,由市級領導帶頭,抽調人員組成22個工作組包扶街道社區,幫助街道社區建立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實現了社區衛生醫療服務網絡覆蓋率100%,初步形成了區域醫療中心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合理分工、雙向轉診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框架。

  為了推進農民醫療保障體系的建立,大力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管理辦法》、《補償方案》及《基金管理辦法》,並在財力較為緊張的情況下,拿出79萬元補貼農村合作醫療所需資金。目前,勃利縣作為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試點縣,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已達14萬人,參合率達80.2%。今年以來,通過合作醫療接待參合農民診療和住院1500多人次,報銷醫療費用30多萬元。

  七臺河市著眼於解決部分群眾無錢看病的問題,構建『弱勢群體就醫綠色通道』。七臺河市在全市二級以上醫院設立了『愛心門診』和82個『愛心扶貧病房』,對弱勢群體免收掛號費,減免20%的注射費、床費、手術費等醫療費用。今年他們又分別在市婦幼保健院、勃利縣人民醫院開展平價藥房試點工作,拿出530多種藥品,經招標後又平均降價30%以上。這些藥品全部都低於藥店零售價。

  七臺河市著眼於解決部分群眾有病不能得到有效治療的問題,構建『送醫服務綠色通道』。七臺河市醫療衛生系統共組建了29個以黨員為骨乾的『義務醫療服務隊』,開通了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的送醫送藥上門服務『三列直通車』。

  七臺河市著眼於解決部分群眾有病亂投醫的問題,構建『健康諮詢綠色通道』。花錢治不好病,群眾意見大。為解決這一問題,七臺河市在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分別設置了健康諮詢熱線電話,及時解答群眾在健康和保健方面提出的各種問題;向社會各階層群眾發放了9000多個就醫健康諮詢卡,使群眾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所需要的醫療服務。

  七臺河市著眼於解決醫療費用虛高的問題,構建『醫務公開綠色通道』。在全面推行一日清單制、檢查診療告知制的前提下,他們又在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安裝了醫療費用查詢電子觸摸屏,患者可以隨時了解所支付的醫療費用。還在醫院門診大廳安裝了電子滾動屏幕,將國家規定的各項醫療收費標准隨時向群眾公示,增強醫療收費的透明度,真正做到了讓群眾清清楚楚就醫,明明白白消費。

  幾點啟示

  『看病難、看病貴』,可以說是個社會『老大難』問題,七臺河市雖然還沒有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但是,這個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所進行的積極探索,無疑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啟示一: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是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的關鍵。只要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加大醫療投入,糾正醫療單位的不正之風,群眾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就可以逐步得到解決。

  啟示二:『以人為本』是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的核心理念。只要我們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醫療理念,就一定能夠徹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這一社會『老大難』問題。

  啟示三:整合醫療資源,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是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途徑。七臺河市通過整合醫療資源,對縣區、鄉鎮醫院和村屯衛生所進行一體化改革,使農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區、鄉』,有效地緩解了農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在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責任編輯:孫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