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48年前救助我邊民產婦的76歲俄飛行員來華重訪舊地
2006-12-09 12:34:5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施虹 吳利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9日電 48年前,俄羅斯飛行員阿爾謝年科夫及醫務人員傾力救助我邊民產婦,48年後,退役老飛行員尋訪當年被救母子。今年4月末,記者接受委托,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一退役老飛行員托子找尋當年救助的中國產婦。老飛行員提供的線索僅僅是1958年《黑龍江日報》曾報道此事。據此,本報記者找遍1958年《黑龍江日報》,在當年5月18日的報紙中找到這篇報道。根據這篇報道,本報認為,這一事件具有較高的真實性,更具新聞價值,遂組織人力,開始大規模尋訪。

  根據有限的線索,本報先後委托省公安廳、省邊防總隊、佳木斯市有關部門查找中國產婦下落,但由於年代久遠、行政區劃變遷等種種原因,尋訪異常艱難。5月中旬,經省邊防總隊基層排查,終於得到產婦之子董雙森的確切下落。當年的嬰兒董雙森已年滿48歲,曾任同江市一赫哲族鄉副鄉長。本報記者前往同江,深入采訪當年的親歷者,回憶了當年俄飛行員及醫護人員緊急飛行救助的感人場景,並對事件的前前後後進行了深入挖掘。

  尋訪初有成果,董雙森也表示願當面致謝救命恩人。但此時,因種種原因,本報與俄飛行員失去聯系。為促成雙方見面,續寫友誼篇章,5月末,本報再次委托省外辦、省軍區、省邊防總隊等,尋找飛行員聯系方式。各部門大力協助本報,省軍區、省邊防總隊再次遍查歷史資料,省邊防總隊還將資料傳真至俄方相關部門。省外辦在接受本報委托後,立即與我國駐哈巴總領事館取得聯系,希望協助查找。

  駐哈巴總領事館高度重視,與當地最大媒體《太平洋之星報》取得聯系。該報派出記者,專門查訪,不僅找到當年的飛行員,還找到參與救助的醫護人員,並於6月7日,以《持續半個世紀的飛行》為題,在頭版頭條大篇幅刊登了這一救助事件,稱『它讓我們了解了中俄曾經的睦鄰親情』。

  6月,根據哈巴總領事館提供的聯系方式,本報記者分別與老飛行員、當年的醫護人員及《太平洋之星報》的記者取得聯系,電話采訪了當事人。

  得知本報已找到當年救助的嬰兒,阿爾謝年科夫激動萬分,多次給本報記者打來電話,希望早日來華見到董雙森。同時,本報亦擬派出采訪組,攜當年被救助的嬰兒董雙森,回訪俄羅斯,踏上『感恩之旅』。目前,本報的采訪計劃已得到省領導及外交部新聞司、省政府外事辦公室的支持,外交部新聞司已指示我駐俄使館新聞處全力協助本報采訪。據悉,阿爾謝年科夫已辦好來華相關手續,9日來華。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