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9日電 今年,安達市投入資金1.3億元,新建續建了6條通鄉公路、30條通村公路,實現通車總裡程307.5公裡,創造了投資最大、裡程最長、質量標准最高、進度最快、收效最好等多項『歷史之最』,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為安達百姓打通了農副產品輸出之路。
農民把公路視為『命根子』、『錢串子』、『血管子』。年初,安達市委、市政府做出決策,把農村公路建設列入當年8項重點工作之一。經過不懈的努力,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安達市通鄉路裡程由年初計劃的17.2公裡增加到54.2公裡;通村路由年初計劃的46.1公裡調增到209.8公裡;安林路續建項目43.5公裡。
『要修路,就必須堅持高標准。』市交通局局長佐慶君如是說。
市交通局從工程設計入手,提高結構標准。新建的5條通鄉公路均為高等級路面:安肇、安蘭、安杏三條公路為三級黑色路面;安臥公路為二級水泥混凝土路面;安薩公路為三級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時實行公開招標,確定4家有資質,機械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施工企業承擔通鄉公路的建設任務。
5月份,公路建設大會戰拉開帷幕。市財政先後投入資金2566萬元,市交通局落實省公路建設補貼資金3892萬元。
11個月過去了,而今,安肇路主體工程告竣,與明沈公路匯合在一起;安臥路等其它公路也相繼完工,小城受阻困的局面得到初步緩解,城區與周邊鄉鎮的通道就此疏通,安達也由此拉近了與省內外大中城市的距離。同時,公路交通的優勢開始顯現,今年全市共引進項目84個,投產46個;引進合同資金12.8億元,到位資金7億元,分別比去年增長152.4%和166.7%。
如今,安達人借一條條黃金通道融入滾滾的發展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