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1日電 近日,哈爾濱市道外區黎華小區內大量生活垃圾擺起了『長龍』,難聞的臭味讓百姓苦不堪言。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該小區的垃圾壓縮間因沒交納熱費被停熱導致設備『罷工』。對此供熱部門和環衛部門都有自己的苦衷。
9日,記者來到黎華小區。從小區內緊閉大門旁的面積約200平方米的垃圾壓縮間開始,五顏六色的塑料袋裝著生活垃圾在居民窗下擺起了一條200餘米的『長龍』。經過汽車碾壓,部分垃圾已經凍在了地上。據住在A18棟的張女士講,以前小區的垃圾都運到垃圾壓縮間進行壓縮,然後運走,但從11月底開始,不知什麼原因垃圾壓縮間停止了工作,清掃員每天都將200餘個單元的垃圾卸到樓下的路上,這些垃圾不但有臭味,而且汽車經過此地時,卷起的塑料袋到處亂飛,把小區的居住環境破壞了。
道外區環衛汽車二隊副隊長王福義講,清運垃圾屬於公益事業,垃圾壓縮間在黎華小區10年,從未交過任何費用。今年黎華小區換了新的物業公司——哈爾濱市太平房產經營公司東直分公司進行管理,入冬後,該公司向車隊索要壓縮間的熱費,由於環衛部門清運垃圾屬於公益事業,對小區的垃圾都是免費運輸,環衛部門不產生任何經濟收益,物業沒有理由向車隊要這筆費用。此外,國家也沒給垃圾壓縮間撥取暖費。車隊拒絕物業公司收取熱費的要求後,物業因此給壓縮間停止了供暖。由於溫度太低,導致壓縮間的液壓油凝固,從而壓縮設備無法正常運轉,垃圾無法及時處理運走,對此他們也很無奈。
哈市太平房產經營公司東直分公司戴經理表示,熱是商品,所以垃圾壓縮間也應該交熱費。雖然環衛部門垃圾清運屬於公益事業,但物業公司沒有接到政府部門發出的公益事業可以免費供熱的通知,所以應由壓縮間的產權單位——道外區環衛汽車二隊交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