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公司無資質 缺乏監督機構 家裝檢測查『污』誤差大
2006-12-11 14:57:4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吳樹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1日電 在哈爾濱市,一些室內環境污染檢測公司無資質證明,缺乏權威監督機構,更無收費標准家裝檢測查『污』誤差有多大?

  室內環境檢測市場混亂

  現在,一些市民開始意識到室內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並對此開始重視起來,室內環境污染檢測公司由此應運而生。

  哈爾濱的市民不難發現,在一些新竣工的住宅小區,有關室內環境污染檢測、治理的廣告隨處可見,甚至連裝潢公司、施工隊都增加了室內環境污染檢測、治理的經營項目,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單位經營的室內環境污染檢測、治理多數都是兼營或者為其他專業公司代理招攬生意的性質。還有一些打著專業從事室內環境污染檢測、治理的公司也存在著名不副實、誇大宣傳、甚至采取欺騙的手段糊弄房主,騙取錢財的行為。

  在采訪中,家住道外區北興教育園的於女士給記者講述了她在這方面的困惑。裝修完後,於女士找了一家自稱專業的室內環境污染檢測公司並交了200元檢測費,當場檢測出結果,各項指標均不超標。於女士沒有馬上入住。今年10月,於女士遷回新居,又花500元錢對居住的房屋檢測,檢測結果令於女士大吃一驚:主要監測指標甲醛、苯超標8倍!

  省環保局檢測中心專家介紹:目前的室內環境檢測市場比較混亂,一些公司打著檢測的幌子,目的是為了推銷產品。市民應認准檢測單位是否有室內環境檢測計量認證,是否有專業的實驗室。一些沒有資質的單位自稱『正宗』、『權威』,以低價引誘市民,其實他們一無合格設備,二無合格人員,三無檢測資質。面對天書般的檢測報告,市民只看結論『合格』就付款了事。更有甚者,在檢測現場直接告訴消費者檢測結果,胡亂出個檢測報告,消費者也不知道數據是怎麼來的,是否准確。

  缺乏權威監督機構更無收費標准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目前的室內環境檢測市場相當的混亂,沒有權威的監督機構,也沒有幾家能夠提供科學、公正、具有法律效力的環保依據,更沒有一個收費的參照標准。以檢測一個80平方米房屋為例,收費大約在500元至800元不等,比較正規的室內檢測機構一天也就能檢測、采集空氣樣本一家到兩家,而後再進入實驗室化驗、提取數據。那些『便攜式』的所謂檢測機構,收費低廉,拿著一小瓶化學藥品,經過演示,觀其顏色有變化,就能現場出結果的都是糊弄人的『把戲』,其目的是為了推銷空氣污染治理藥物或涂料。

  據物價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還沒有關於室內環境污染檢測的收費標准。室內環境污染檢測的收費標准,應該由相關部門立項,最後到物價部門計算人力、材料的運行成本,制定出收費標准。

  『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報告,必須要蓋有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計量認證符號CMA,纔具有法律依據。正規的檢測機構工作程序是先采集空氣樣本,然後進入實驗室化驗、分析,出具一份准確的報告最快也得兩天。』一家室內檢測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規范家裝檢測機構刻不容緩

  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認評處的負責人介紹:室內環境污染檢測機構的從業人員的資質都沒有考評認證,全是由檢測機構自己聘用人員。據了解,對裝修污染進行治理是企業市場行為,目前尚無相關資質規定,但對有害物質進行檢測和治理的技術標准與要求都很專業,必須擁有省級或國家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資格許可證,公司纔能進行檢測與治理。記者走訪的幾家治理公司都是只有工商營業執照,並無資質證明。從建築部門了解到,建一個規范的檢測實驗室就要30萬元,所以大多數企業為了搶奪市場,在這種情況下,檢測結果可信度低,不具權威性,檢測質量與治理結果頗讓人擔懮。

  有關專家建議消費者要找正規公司,並把環保條款寫入合同。合同還要注明:治理完後經專業機構檢測,合格後再交付全部費用。

  [鏈接]新居環境污染案例

  -家住哈爾濱道裡區的徐先生在去年買了個新房,可是裝修後,進屋就聞到強烈的刺激味道。今年8月,房子閑置半年後老兩口搬了進去,在這期間,老伴時常感覺眼睛有些不適,有一天,老伴在房間裡突然叫了一聲,『我怎麼看不清東西了呢?』去醫院檢查,結果表明視力嚴重減退。半年內在醫院為老人手術了兩次,視力逐漸好轉。

  聽說室內如果有污染就會給人體造成危害,徐先生找到檢測機構,要求檢測室內環境。該檢測公司的工作人員對其所居住的房子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表明苯、甲醛超標嚴重,甲醛超標6倍多,苯超標4倍多,氨也超標。

  -今年10月,哈市某商場的吳經理把店重新裝修了一遍。可商場開業後,營業員工作不久就感到頭昏、惡心,體力不支,有的皮膚上還起了小紅疹。吳經理開始並沒有在意,可更換了幾批營業員之後,新來的營業員都出現了相同的癥狀。據營業員反映,商場裡總有一股刺鼻的怪味。檢測人員來到該商場後,發現商場在裝修時使用了大量的細木工板、密度板等材料,商場裡所有的貨架也是用人造板做的。最後的檢測結果表明:商場內甲醛含量嚴重超標。

  -今年7月,一家檢測公司接待了一位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MDS型)兒童的家長。據這位家長說,2006年4月24日,因動遷在外租了一處住房,把門窗粉刷一遍,暖氣刷了一遍銀粉,屋內又鋪了地板革,然後和全家人搬進重新裝修後的『新房』,住了20多天,就發現女兒經常流鼻血。帶她去醫院就診,化驗結果表明女兒的血液中血小板偏低,最終確診為白血病。醫生提醒說,有可能是裝修污染引起的。李先生便與檢測機構聯系,經檢測,各項指標均超出國家規定范圍,其中苯等有害物質嚴重超標。

  [相關新聞]九成市民對室內環境污染反應麻木

  哈爾濱市一家權威檢測機構曾對哈市家庭、企事業室內環境的檢測做過一次統計分析,室內環境存在污染的比例達80%,與2005年基本相同。雖然人們對室內環境污染問題的認識普遍提高,但是室內污染比例並沒有明顯下降,這主要與市場銷售的各類裝飾裝修材料本身環保指標不過關有關,同時普遍存在的裝修復雜也導致使用裝修材料過多,使室內污染物質累積濃度超標。調查資料顯示:哈爾濱每年約有5萬戶新建房,但是申請作室內環境檢測的不到10%,也就是說有九成以上的市民對室內環境污染的危害認識不深,室內污染並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認識,污染對人身的傷害依然存在。

  室內環境污染專業人士在新裝修的業戶家采集空氣。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