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空車配貨何以屢治屢亂 專家建議建立大型物流園區
2006-12-11 15:53:1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婧 韓麗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1日電 截至11月20日,為期一個月的『綜合整治道外區空車配貨經營秩序』行動全面落幕,綜合整治活動中道外區收效良多。然而,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不少人也表示了擔心:以道外區為例,近年來該區開展了多次專項整治空車配貨行動,每次都是整治時效果良好,行動一結束『違法業戶』又卷土重來,使得空車配貨成為屢治不好的城市一大『頑疾』。

  『黑戶』橫行空車配貨招民怨

  據空車配貨行業主管部門(即審批部門)哈爾濱市交通局運管處提供的數據顯示,哈市現有11個空車配貨市場,其中運營主體數量登記在案的不到250家。哈市工商部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哈市共有空車配貨企業、個體工商戶及私營企業407戶,但實際上這個數字並不准確,原因是『黑戶』太多,實在無法精確統計。現在的空車配貨市場是不論有無貨場、停車場,只要有一個門臉,掛一個牌子就是空車配貨。

  據了解,空車配貨聚集的地方,往往是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高發區,從發案情況來看主要是拎包、盜竊貨物、搶線、爭搶貨源以及配貨市場的管理人員與業主和貨主之間的矛盾糾紛等,給社會帶來一定的隱患。另外,貨物代收款的安全問題也是空車配貨聚集區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據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大多數配貨站托運貨物都采取貨到異地後,買主付運費及貨款,貨款由本地配貨站再返給貨主這種方式,一個中型空車配貨站一個月不向眾多貨主返款,配貨站很容易積存百萬巨款。如果發生一家或幾家配貨站卷款潛逃案件,將形成嚴重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不僅如此,空車配貨站的無序發展也嚴重乾擾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以道外區濱江站為例,濱江站周邊街面約有120餘家配貨站,基本上都是在居民區內或街道上,導致居民出行十分困難,其中大部分晝夜裝卸貨物,巨大的、整夜不停的噪聲,污穢擁擠的環境讓周邊居民苦不堪言。而且,停靠行駛在此的大型車輛,經常碾碎人行步道板和周邊綠地,損壞樹木和下水井蓋等公共設施,增加了城市負擔。再加上由於空車配貨市場的車輛違章行駛、違章停放造成的交通擁擠,秩序混亂,整條街道常處於交通癱瘓狀態。

  審批監管不力空車配貨成『頑疾』

  針對哈市空車配貨行業無序發展的現狀,哈爾濱市相關部門也曾進行多次集中整治,但卻出現了年年整治年年亂的局面。據業內人士介紹,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審批部門把關不嚴,主管部門監管不力,導致空車配貨『黑戶』橫行。

  據了解,要開辦空車配貨,原則上先要到運管處辦理《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然後持證到工商部門辦理工商執照,再到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即可。但是從目前情況看,許多在從事空車配貨經營的業戶根本沒履行這些審批手續,只是在工商部門拿到了小件寄存的營業執照就開始從事空車配貨生意。在監管方面,原則上經營空車配貨項目必須進市場經營,由市場管理部門為其設置店面及庫房等,但目前濱江站周邊空車配貨業戶80%以上屬於佔道經營。這種不經過鑒定有無經營條件就予以審批,嚴重違章經營無人監管、不予取消經營資格的現象,造成目前空車配貨市場『黑戶』泛濫的局面。而老化的基礎設施和有限的改造空間與呈幾何增長的貨物吞吐量形成的巨大反差,則是造成空車配貨擾民、市場秩序混亂的直接原因。

  此外,沒有明確、有效管制空車配貨市場的法律法規也是空車配貨不能有效治理的又一原因。目前,涉及到空車配貨企業的條文都是十分零散和籠統的。現行的1993年12月26日由交通部出臺的《道路運輸服務業開戶開業技術經濟條件》中,對空車配貨企業的開業資金規定僅為『不少於5萬元』。這區區5萬元的『事故賠償保證金』最大程度只相當於空車配貨企業兩天內經手的資金。而2004年7月1日開始正式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中,相關條文也屬於政策指導性的,沒有對空車配貨行業日常操作進行明確具體的規定。

  管理不統一空車配貨治理難長效

  整治時,多個部門齊心協力,大刀闊斧,整治一結束,各部門又回到原來的工作軌道,而『黑戶』則又乘虛而入,重新興起。

  『在《行政許可證》深入人心的今天,每個部門只能在法律條文規定的范圍內對其進行管理,沒有明確具體的法規支持,無疑加大了對該行業的管理難度;而沒有一個具有威懾力的專項整治機構使得空車配貨的治理更是難上加難。由於國家乃至地方的法規條文中,對空車配貨行業沒有一個統一、專門的管理辦法,致使對該行業沒有法律、法規授權的權威管理機構。』道外區執法局的那東昇說。

  據了解,哈市涉及空車配貨行業管理的政府部門至少有6個。管理職能不能由一個部門去履行,也就是說,單一一個部門管理空車配貨行業,實際上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體制不順、立法滯後、法規制度不健全,造成了執法主體不清、各部門欠缺協作機制、執法力量分散、形不成整治的合力,執法力度不能保障,使空車配貨市場一些影響城市發展的頑疾難以根除。

  就如何有效治理空車配貨『頑疾』,黑龍江大學的商學博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哈市應逐步規劃將市區內的貨運站及空車配貨經營遷出鬧市區,建立大型的物流園區,從而實現空車配貨業的規模化、標准化;有關部門在明確、審核從業資質時,切實抓好大型物流市場建設項目的規劃審批、監管、檢查三個關鍵環節,提高風險金額度,防止違規經營、攜款潛逃行為的出現,這樣可以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道外執法局那東昇說,為了預防空車配貨中間環節過多造成的犯罪,避免大量流動資金帶來的安全隱患,應積極引入銀行轉賬機制,為營業者提供快捷服務。針對哈市現存的空車配貨業中多頭難管、多頭不管的現象,應盡快申請相關法條的支持。通過制定包括法律、法令、法規等在內的法規體系,嘗試管理的新方式新辦法,用立法的形式把管理的權利和責任確定下來,用法律來調整、理順城市建設和管理中各方面的關系。並且建立專項整治機構,設立多部門相互配合機制,通過政府部門的監管,實現對空車配貨市場的長效管理。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