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飛行員阿爾謝年科夫與董雙森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阿爾謝年科夫與董雙森兒子和女兒見面。
阿爾謝年科夫與董雙森妻子呂晶燕緊緊擁抱在一起。
阿爾謝年科夫向董雙森全家展示當年董雙森母子照片。
董雙森向阿爾謝年科夫贈送禮物——中國吉祥龍。 趙艷玲攝
阿爾謝年科夫及孫女與董雙森全家合影。
董雙森請阿爾謝年科夫嘗嘗妻子呂晶燕專為老人包的餃子。
阿爾謝年科夫向董雙森贈送紀念品——機長牌手表。
董雙森女兒和兒子向阿爾謝年科夫及孫女贈送赫哲民間工藝品與皮畫。
阿爾謝年科夫穿上赫哲族服裝很開心。
阿爾謝年科夫與董雙森兒子董宇勛惜別。
東北網12月13日電 汽車沿同江西北角前行兩個小時後,前方雪域中隱約可見一片藍色屋頂的村落,這就是八岔村——48年前阿爾謝年科夫救助中國母子的地方。11日12時20分,黑龍江日報采訪小分隊到達這裡。在這裡,阿爾謝年科夫先生與他救助的中國孩子董雙森實現了時隔半個世紀的相見。俄羅斯老人激動異常,董雙森興奮難言。
在村小學門前,董雙森一家身著鮮艷的赫哲族民族服裝迎接了我們,48年前曾目睹了阿爾謝年科夫駕機救助場面的80多歲的村民畢鳳雲、王淑珍也在迎接人群中。
當我們邁進董家擁有三間瓦房的小院時,早已等候在那裡的村民圍攏上來。董雙森的妻子緊緊握著阿爾謝年科夫的手,眼裡淌出了熱淚。董雙森的一雙兒女給遠方來的俄羅斯老人遞上熱茶、扒開香橙,大家親熱得像一家人一樣。阿爾謝年科夫見此情景激動地說:『當年我救助你們母子,只是我普通飛行救助工作中的一件事,今天能夠彼此相見,說明人和人之間的友誼也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也是這樣建立和持續的。』他從手提包裡拿出了在莫斯科就已准備好的老照片,一一給董雙森一家詳看。記者看到,這些照片大致分四類,一類是當年救助董氏母子的;一類是阿爾謝年科夫兩次處理緊急事件、成功迫降後的飛機照片;一類是阿爾謝年科夫年輕時的英俊小照;以及現今兒子兒媳、孫女一家的照片。在最後一類照片的背面,有阿爾謝年科夫一家人的親筆贈詞,內容分別是:『安德烈·阿爾謝年科夫和妻子伊琳娜———贈給中國的八岔村的同名兄弟安德烈。2006年12月8日於莫斯科』。『爺爺阿爾謝年科夫·阿納托利·伊萬諾維奇和孫女薩莎,企盼見到你們。2006年12月8日安德烈』。『我的女兒亞歷山德拉非常高興見到你們全家。2006年12月8日安德烈』。看到這些,董雙森拿著照片的手顫抖了,他說這是他48年來獲得的最珍貴的禮物。
董雙森有著標准的赫哲人面龐,身材魁梧厚實,阿爾謝年科夫眼中充滿了愛意。他說:『當年你出生時媽媽沒有奶水,你是異國的媽媽們喂大的。現在看見你長大成人,還當上了鄉長,我很激動。當年對我來說一個很普通的任務,卻拯救了一個生命。現在你長成一個健壯的人,這帶給我一份好心情。 我走進你家院門,你的妻子對我表示感激,我能理解你們的心情。』此時董雙森拿出了當年包裹他的俄羅斯毛毯,阿爾謝年科夫順勢將毛毯披在董雙森身上說:『你長大了,讓我再抱你一次,不然再過50年我就抱不動了。』屋裡頓時一片笑聲。
激動的董雙森沒有忘記表達他的感謝,他說:『謝謝您不遠萬裡來看我,也謝謝策劃和組織這次見面的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是他們的尋找和新聞報道使我見到了俄羅斯爸爸。』
此時董雙森的妻子拿出了早已准備好的一件禮物———中國吉祥龍,阿爾謝年科夫說非常喜歡:『太漂亮了,太美了!我要把它擺在我莫斯科的家中,照一張照片給你們寄來。』
董雙森的兒子董宇勛也身著赫哲族的服裝站在父母的身旁,對俄羅斯爺爺說:『為了准備今天和您相聚,我的婚期一再推遲。與您見面是我們村子裡的頭等大事。』阿爾謝年科夫搖頭:『結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為了我的到來而推遲婚期我深感不安,但也看出了你們全家對我真摯的愛』。阿爾謝年科夫的孫女薩莎和董雙森的一對兒女在一旁攀談起來,還彼此留下了通訊地址。
八岔河是黑龍江的支流,曾經波濤洶湧,現已變成凝固的銀帶。董雙森將俄羅斯爸爸領到了八岔河邊,指著江中一個方向說,那裡就是當年您的飛機降落的地點,右側就是我們當時居住的村莊。見景生情的阿爾謝年科夫點上了一支煙,回憶起來。『在這個地方,可惜沒有見到你的爸爸、媽媽,不然他們一定會和我緊緊擁抱的,非常遺憾!但我想,他們今天在另一個世界一定能看到我來到這裡。我一生救助過很多人,對你母親印象深刻,是因為當年在哈巴醫院每次見到她,我們都熱烈擁抱,可惜今天不成了。』
八岔鄉副鄉長王淑華在開席前拿出了特意准備好的『圓夢牌』白酒、『吉祥牌』紅酒,激動地致詞:『今天對我們八岔鄉老百姓來說是個非常喜慶的日子,你給了董雙森第二次生命,我們為此永遠感謝您!』阿爾謝年科夫幽默地發問:『為什麼說是第二次生命?』王淑華解答:『第一次生命是母親給的,第二次是恩人給的。』阿爾謝年科夫借用俄羅斯諺語說:『讓歡樂永遠存在,讓懮郁永遠遠去。我們所作的就是讓每一天都成為節日。』
為了這一天相聚,董雙森的妻子連夜包了三種餡的餃子。董雙森看著端上來的熱氣騰騰的餃子深情地懇請阿爾謝年科夫:『你當年喂了我,今天讓我喂你一個餃子!』在場的人熱烈鼓掌。阿爾謝年科夫一邊咀嚼著餃子,一邊拿出了這些日子一直不離身的一個包裹說:『現在我要送給我中國兒子禮物,雖然禮物不貴重,但是能表達我的一份心情。我把這塊機長牌手表送給你,它走時非常准確,讓它記錄我們過去的友誼,也讓它把我們的友誼延續下去!』
下午3時,地處北疆的八岔村已接近傍晚,依依不捨的阿爾謝年科夫在夜色中囑咐:『你現在有一個很好的家庭,要珍惜生活,幸福快樂!』董雙森的一雙兒女將兩幅赫哲族魚皮畫拿了出來,阿爾謝年科夫指著其中一幅狩獵圖說:『這就是收獲。我們今天的相見也是生活的收獲。我把這兩幅畫掛在莫斯科的家中,邀朋友來看。』
走近車門的阿爾謝年科夫又幽默起來,對著相送的村民說:『如果你們需要我的幫助,我還會駕機再來!』車行村口,天空突降瑞雪,車燈照射著遠方,雪花在燈光中飛舞。阿爾謝年科夫、薩莎和我們采訪小分隊記者的心情異常地輕松、暢快……
同江市市委書記何忠華會見阿爾謝年科夫。
同江市市委書記何忠華向阿爾謝年科夫贈送冰版畫。
阿爾謝年科夫在火車上接受記者采訪。 趙艷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