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3日電 興凱鎮興旺村農民李英,當年娘家陪嫁了兩頭奶牛。如今,她家的牛群壯大到100多頭,年純收入最低40萬元。全鎮的3000多頭奶牛,讓奶牛戶都住進了寬敞的新房。大家戲稱,『擠奶擠進了磚瓦房』。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雞西農民飽嘗增收甜頭。隆冬時節走進雞西農村大地,高標准的牛棚,現代化的羊捨,大規模的豬場,隨處可見。瞄准『肉山』、『奶海』,雞西跟『帶毛的』較上了勁兒。
政策作支橕龍頭來拉動
隨著雞西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主輔換位』,農民由『地壟溝裡揀豆包』,到畜牧群裡找『肉』吃,畜牧業發展大潮銳不可當。
推進規模飼養,構建產業基地。今年,雞西市僅生豬產業化項目就投資1.8億元,在各縣區建起9個萬頭商品豬基地、9個千頭種豬場、9個萬頭養豬專業村、1個萬頭原種豬場,並建設了梨樹、蘭嶺、麻山青貯飼料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全市畜牧業投入突破2億元。
抓好龍頭引進,構建加工體系。相繼引進四川高金、河北華香等一批國內知名龍頭企業。現代化企業華香清真肉類加工有限責任公司集種牛羊繁育、育肥牛飼養、屠宰及副產品深加工、銷售於一體,固定資產投資1.4億,一期屠宰加工廠、二期5000頭種牛繁育基地、3000頭育肥牛示范基地和萬噸濃縮飼料廠都已投產。雞西高金分公司已竣工的一期工程可屠宰加工生豬60萬頭,二期、三期工程可達200萬頭規模。虎林大鵝加工廠投資4000萬元,年加工500萬只大鵝,目前已試生產。日加工能力500噸以上的完達山乳業叫響全國,『珍寶島』乳業當仁不讓。
搭建『三通』平臺,用電收費、用地審批、牲畜飲水、沼氣三改等,凡是跟『養』沾邊兒的一律優先。市級收費站免收過路、過橋費。
目前,已建成種豬繁育中心22處、萬頭商品豬基地14個、千頭豬場70個,發展養豬專業鄉4個、養豬專業村27個,建設肉牛繁育中心6處、肉牛育肥場16個、種鵝場7個。
銜接產業鏈服務一體化
上靠龍頭企業、下連種植基地。雞西畜牧業在『吞』、『吐』之間,形成一條良性循環的閉合產業鏈。
加快糧、經、飼三元結構調整和草原改良。密山、虎林的牧草種子基地不斷擴充『地盤』,全市飼料地面積發展到20萬畝,飼料生產能力達20萬噸以上。華香公司、林海公司等一大批飼料加工企業開足馬力,共享畜牧業的『奶酪』。銜接產業鏈,協會作用大。雞東縣養豬協會下設7個分會。過去防疫、繁育、喂養、銷售,農民全是『跟著感覺走』。現在每頭豬都有『檔案』,定期上門檢疫。『團購』仔豬,銷售不用出村。落實訂單生產。政府出面,積極協助龍頭企業與協會、與養殖戶簽訂生豬收購合同。目前,雞西市已簽訂生豬合同近20萬頭。市政府還協助鴻福集團在縣區分別成立了高金鴻福養豬技術推廣中心服務站,為鴻福種豬提供飼料供應、種豬調配、疫病防治、技術指導等全方位服務。
農民『摟錢耙』財稅新支柱
畜牧業讓農民握緊了『摟錢耙』,夠著了好日子。
看著160頭肥豬爭搶吃食,麻山區農民徐贏凱樂得合不攏嘴:『剛出欄的40頭豬,統統被上門收購的高金公司拉走,價格每公斤比市場高4毛錢。』手裡的鈔票還沒捂熱乎,他又到順新龍公司趕回6頭優質種豬,拿著該公司出具的證明,他可以享受到政府的特殊優惠政策:每購進一頭優質種豬,可得到200元補貼款。『養了30多年的豬,我還從來沒這麼放開手腳大乾過。』
資金投入、政策引導、龍頭帶動為畜牧業『增肥』,產生了『窪地效應』。截至今年三季度,雞西市生豬存欄達到58.2萬頭,同比增長24.2%;出欄56.5萬頭,同比增長19.8%。肉牛存欄達29.4萬頭,同比增長14.2%;出欄15.6萬頭,同比增長13.7%。山綿羊存欄達40.3萬只,同比增長11.9%;出欄20.2萬只,同比增長13.4%。家禽存欄達775.9萬只,同比增長6.1%;出欄536.7萬只,同比增長11.4%。奶牛存欄達2.8萬頭,同比增長11.8%。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8.3萬噸、3.3萬噸、7.9萬噸,同比增長分別達16.3%、4.4%、50.7%。
去年,雞西市農民人均畜牧業收入990元,今年預計達1140元。畜牧業產值今年預計可達19.5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36%。華香、高金、珍寶島、大鵝加工廠等4家龍頭企業達產達效後,年產值可達近22億元,利稅1.2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