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松北區3個百分百保障4項事故零發生
2006-12-14 13:54:34 來源:  作者:陳海燕 邵晶岩 盧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3日電 今年,松北區在建工程規模達320萬平方米,未發生一次亡人事故。截至目前,安全管理工作實現了四級以上重大傷亡事故為零,重大設備、重大火災、重大集體中毒事故為零的目標;安全監管覆蓋率100%,安全達標合格率100%,安全措施備案率100%。

  為健全安全監督管理機制,松北區相繼制定實施了10多項規章制度。一是實行了安全生產預警提示制度。在重大節日、季節性施工、施工高峰期、事故多發期,采取印發規范性文件和短信群發等形式,迅速向各責任主體和項目部做出預警提示,並要求采取預控措施。今年,區建設局和安全站共下發文件21份,發送預警信息31條。二是實行了安全管理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一方面,將有優良業績的責任主體和個人記入誠信檔案,並建議在該企業投標時給予加分;另一方面,懲戒違規行為,對違法違規的16家施工單位、13家監理單位負責人和責任人進行約談告誡,並將其不良行為記入失信檔案。三是實行了安全生產聯絡員制度。要求施工單位配備聯絡員,定期反饋安全生產信息。初步建立了安全信息聯絡平臺,各相關的責任主體都能及時地掌握安全信息。

  為進一步提高安全監督管理效能,這個區采取三個監管措施:一是對安全生產許可證實行動態管理。嚴把市場准入關,對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施工單位不允許施工。對同一施工現場同一隱患連續下達兩次整改通知單,建議省建設廳暫扣其安全生產許可證。通過對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動態監管,入區施工企業持證率達到100%。二是改進建設監管方式,實行在編人員與聘用人員相結合,聘用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安全監督員,實現了監管機制的靈活性和競爭性。實行日常監管與重點監管相結合,對危險性較大或施工中存在重大隱患的工程,監督員進駐現場,保證『全天候』監督。引導企業增強責任感,實行行政監管與企業自律相結合。三是加大監督檢查和處罰力度。今年,松北區開展6次大檢查活動,共查出隱患759項次,下達停工整改通知單23份;通過跟蹤復查,隱患整改合格率達100%。同時,對個別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對存在重大隱患的現場,堅決不允許施工,直至清除松北建築市場。

  分階段、有重點地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有效地控制了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開展了對深基坑、土方開挖工程的專項治理。對『四口』、『五臨邊』的主體安全防護,對腳手架、安全網使用等方面,加大監管力度。對起重機械設備的專項治理,抓好備案檢測環節、安拆環節和使用環節。在施工高峰期,聘請專家成立專項檢查組,對松北區256臺大型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查封了16臺存在隱患的起重設備,整改不合格的堅決不允許使用。

  該區成立了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建設局安全站,負責建設安全標准化管理的具體工作。在工程開工前和施工過程中,責成專人對達標情況進行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和服務指導,同時邀請專家,對施工機械、腳手架、臨時用電等方面現場指導。區建設局與開發單位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安全站與施工單位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今年年初,在40項申報安全生產文明工地中,將你好荷蘭城、黑龍江移動通訊樞紐等工程確定為安全質量標准化試點工程。通過典型引路,進一步推動了安全質量標准化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