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8日電 日前,省衛生監督所公布了2006年桶裝飲用水和醬醃菜的抽檢結果,安達市藍天有限責任公司碧海純淨水廠等8家企業生產的飲用水和醬醃菜不合格。不合格項目分別為:飲用水中的菌落總數超標、霉菌超標、電導率不合格及醬醃菜中的苯甲酸超標。
今年5月,省衛生監督所分別對哈爾濱市場上銷售的醬醃菜和我省地產桶裝飲用水進行了抽樣檢測。
抽查醬醃菜樣品40批次,合格36批次,合格率為90%。不合格產品有:河北隆邦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的『酸辣腐竹』、重慶涪陵洪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爽口菜(榨菜條)』、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國燦食品廠的『爽口榨菜』、吉林市新日欣醬菜廠的『日欣小菜(黃瓜)』。
抽查全省地產桶裝飲用水樣品45批次,合格41批次,合格率為91%。不合格產品有:安達市藍天有限責任公司碧海純淨水廠生產的『碧海』純淨水、綏化市北林區豐華泉純淨水廠生產的『豐華泉』純淨水、黑龍江省小雨點集團有限公司生物工程分公司生產的『小雨點』純淨水、大慶采油一廠生活飲用水處理站的優質飲用水。
不合格的桶裝飲用水中,不合格項目為菌落總數超標,少數桶裝飲用水還存在電導率、霉菌不合格的狀況。造成菌落總數不合格的原因是生產工藝控制不嚴,回收用桶消毒不嚴格、密封不嚴造成二次污染。人體長期飲用菌落總數超標的飲用水,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出現腸胃不適、嘔吐腹瀉等癥狀。電導率不合格的原因是生產企業沒有嚴格按規定進行水處理。而純淨水中產生的霉菌主要是受生產環境中霉菌污染或桶露天存放污染後未清洗乾淨造成的。霉菌會產生毒素,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不合格的四種醬醃菜都存在苯甲酸超標的問題。苯甲酸是化學合成的一種防腐劑,在一定條件下能對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一些生產企業為滿足消費者對低鹽產品的需求,在產品中降低食鹽含量,依靠添加苯甲酸來控制細菌繁殖,增大苯甲酸的使用量。如果長期食用苯甲酸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人體腸胃功能、血液酸鹼度失調,所以國家強制性標准規定醬醃菜中苯甲酸應?0.5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