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9日電 一名在押犯的自述:發財夢讓我變成騙子。
講述人 沈坤(化名)33歲,因詐騙罪被判入獄15年,現在新建監獄服刑。
1997年,24歲的我畢業於哈爾濱市一個知名學府的熱門專業,當時滿腔熱血的我一心想著到社會上好好闖蕩一番,於是畢業後我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急著考研、找工作,而是整天在網上尋找各種賺錢途徑和可以開發的項目。
兩年後,孑然一身的我來到廣州,這個滿地是金子的城市。我當時就認為自己有天大的本事,完全可以闖出自己的事業,於是我大量結交當地可以用得上的哥們。在一次飯局上,我認識了李明(化名),席間我倆聊得很合拍,從做生意的想法到人生只有一次搏的態度。於是當即決定以後要和他一起做生意,由於那段時間經常請客吃飯,我身上帶的錢也所剩無幾,要想做那種先投資再回收的生意肯定不行。
經過一段和李明相處的日子,我纔得知他只是當地一個小混混,但當時他提出的一個想法讓我決定繼續和他接觸,他問我聽沒聽說過『鴨生蛋蛋生鴨』的故事,隨後給我講了高價回收種蠍的過程。第二天,我倆就用虛假的一些憑證成立了一個空殼公司,從價格便宜的地市購得種蠍,再賣給廣州周邊的農民,然後與其簽訂合同,約定一年後高價回收幼蠍。
我們租住的門臉房很普通,雖然非常不起眼,一時間卻在農民心目中變得大名鼎鼎,在當地人眼中,這裡儼然就是一座聚寶盆。當時好多農戶都加入到養蠍行列。但由於當時人工養殖蠍子的技術並不成熟,經過一年艱苦的養殖後,多數農戶都沒能完成合同。即使有的農戶送來的蠍子養得不錯,我們也以種種苛刻的理由拒收。就這樣,我和李明從中撈了好多錢,正在我們興奮不已的時候,養蠍戶們過得卻是暗無天日的生活。他們致富的夢想破滅了,有的將家裡所有積蓄都投入到裡面,希望都化成了泡影,剩下的只有不解、憤慨。
上當的農戶無法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心裡創傷,將我和李明告上法庭。當時我們的公司用不義之財成立了一些實體,但並沒有特別大的入賬,根本無法補償眾多農戶的損失。最後,當地法院經過審理認為我們的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我倆雙雙被判入獄15年,可那些農戶卻是欲哭無淚,成了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