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9日電 日前,一些讀者向本報反映,哈爾濱市個別地方的早市、夜市存在超時、攤區外溢等問題。同時,一些『三無』產品,甚至所謂的『祖傳秘方』充斥市場,既威脅著百姓的食品衛生安全,也給群眾的身心健康帶來隱患。
司徒街早市開到9點半
近日,記者在香坊區尚志公園旁的司徒街看到,人行道、機動車道、步道板被商販佔個水泄不通,蔬菜垃圾、污水隨處可見,場面異常混亂。一名工作人員拿著話筒不停地大喊:到點了、到點了。可是商販們沒有任何反應,依舊繼續叫賣。
市民李先生抱怨說,我家就住這條街上,這些商販把路面佔領不說,還隨便扔垃圾、大小便,按照規定早市應該8點結束,可這麼多年,除了上一段時間黑龍江省菊花展開展,聽說有領導來,好了幾天,過後又都恢復這樣。家裡有車的晚間都不敢停在樓下,要不第二天都出不去。
在此處等候清理垃圾的環衛工人說,正常早市8點結束,可這個早市每天都是9點半左右纔結束,垃圾特別多,有的油漬根本就清理不掉。
河清街早市外溢數十米
家住道裡區河清街的居民王先生反映說,河清街早市原本由公路大橋段延續到達道街附近,但是隨著周圍路面狀況的好轉,越來越長、越長越窄的早市已經由公路大橋段延伸到前進路段,增長了好幾十米,調料攤床、生活日用品攤床以及各種蔬菜、熟食攤位,將途經幾個居民區的大門口堵的嚴嚴實實,來往車輛根本無法正常通行,連行人都要艱難地從一堆兒一堆兒的菜攤間隙中『突圍』,給上下班的居民帶來諸多的不便。
和興11道街市場食品讓人懮
在和興11道街市場記者看到,市場內熏烤、水煮、涼拌等類的熟食攤位隨處可見,食品大多裸露在外。生產地、生產日期、衛生合格證根本無從可言。一些商販將滿是油漬的垃圾隨地丟棄,致使路面油污不堪,過往行人要小心翼翼的行走以防滑倒;水產類攤位將摻雜著動物內髒和鱗片的污水隨地潑倒,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不遠處,一男子高呼:祖傳秘方專治跌打損傷。在該男子前方的地面上放著一個盛著黑色液體的容器,容器一側擺放著蛇、蜈蚣、蠍子等動物的標本,該男子邊喊邊拿一塊姜向身上涂抹。一經過此處的男子說:『一看就是騙人的,看著都嚇人,誰敢買呀。』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哈市個別早、夜市存在攤區經營秩序混亂、隨意佔道、市場外溢、衛生責任不落實、經營設施簡陋,很多攤床沒有固定設施,以車為攤、畫地為攤。一位市民說,2002年哈市佔道市場、攤區退路進廳工作曾經受到了國家的表揚,但現在一些問題又凸顯了出來,早夜市確實給老百姓買菜購物提供了方便,但是相關部門不能辦了不管,管了不嚴,最後受害的都是老百姓,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強早、夜市的管理,讓百姓放心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