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9日電 《生活報》連續刊發的『關注中小學生視力健康』報道引起了很多學生家長的關注,並為孩子的視力健康表示擔懮。針對學生家長擔心的內容,有關眼科專家表示,青少年視力健康出現問題是有征兆的,家長應根據孩子視力出現的狀況幫助孩子提前做好預防,切不可掉以輕心。
據了解,青少年的眼睛似乎不易疲勞,即使視力有一定程度下降也往往不易發覺。待他們自己感覺眼睛不太好時,多數人視力下降已相當厲害了。原黑龍江省醫院眼科主任、哈爾濱市紅十字青少年視力康復基地即北京同仁驗光配鏡哈爾濱店專家李秀雲教授說,父母和教師,最好從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多多觀察並關注中小學生的視力情況,盡早發現其眼底先兆,並及時為孩子檢查視力,盡快並有效地為孩子采取防治措施。
李教授說,目前從新視野眼鏡店和北京同仁驗光配鏡哈爾濱店為中小學生進行配鏡的情況看,一般來說,青少年視力減退甚至成為近視的患者,主要有幾方面的先兆癥狀:例如,眼的疲勞癥狀。孩子在看書時,如果有感覺字跡重影、浮動不穩的現象,家長此時就要多注意孩子視力方面的發展癥狀;同時,一些青少年在望遠久後移向近處物體,或望近久後移向遠處物體,眼前會出現短暫的模糊不清的現象,這是眼睫狀肌調節失靈的表現,也是眼疲勞造成的。而如果眼疲勞的程度不斷加重的話,青少年可能發生近視的幾率就會增加,家長和孩子此時都應該引起警惕。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知覺過敏癥狀。李教授說,此癥狀是指眼部感覺神經發生疲勞性知覺過敏。有不少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會伴有眼睛乾澀、灼熱、發癢及眼部脹痛的現象,有的孩子的脹痛感覺甚至可以擴散到眼眶的深部,還有的甚至引起偏頭痛,乃至頸項、肩背等部位酸痛。此時,家長也不要簡單地認為,孩子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出在頸項、肩背等部位,還有可能是視力健康出現問題所致。
據介紹,有些原來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會產生厭煩情緒,聽課注意力不夠集中,反應也有些遲鈍,脾氣變得急躁,對原來喜愛的東西也缺乏興趣,學習成績下降,晚上睡眠時多夢、多汗,身體容易倦怠,且有眩暈、食欲不振等癥狀。這些是由於受眼疲勞影響所產生的中樞和植物神經失調的表現,也是有可能發生近視眼的提示信息。
據哈市紅十字會青少年視力康復基地的驗光醫生介紹,青少年患有近視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平時學習的姿勢不正確,眼與書本的距離低於30公分;長時間近距離看電視、打游戲機、玩電腦;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注意正常飲食結構,挑食、偏食、光吃細米白面,不吃五谷雜糧,特別是玉米、小米一類的食品;長時間在日常生活中偏愛吃糖;躺在沙發上、床上看書,乘坐車船看書,在行走中看書,或在強光、弱光下看書、寫字;用眼衛生不當,一家人混用一條毛巾洗臉或經常用髒手揉眼睛;有遺傳史等。
專家認為,近視發生之前是有先兆信號的,但首先出現的不是視力減退,而是因神經系統方面失調而產生的癥狀。因此,中小學生和家長,應該了解近視的先兆癥狀,盡早發現孩子視力健康出現的情況,請教相關醫生對孩子平時學習、生活用眼給予正確的指導和校正,這樣可以將近視扼殺在萌芽階段,引導孩子保護好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