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電子市場上選擇二手電腦主板。
閑置市場上的舊家電應有盡有。
東北網12月20日電 近年來,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更新換代的家用電器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目前我省正處於報廢家電高峰時期,據權威部門統計,每年哈爾濱市將有60萬至80萬報廢家電被淘汰,由於我省沒有正規的『電子垃圾』處理工廠,市民在遺棄電子垃圾時,不知該如何妥善處理,再加上沒有監控部門的監管,致使逐年遞增的『電子垃圾』流向隱患重重。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采訪。
舊家電交易出現『潛規則』
由於沒有權威部門對舊家電以及零部件的價格評估、認定,市場上回收報廢家用電器或被拆解的零部件在交易時,出現了買賣雙方『潛規則』的認可或默許。
12月16日,記者在哈爾濱市南崗區三姓街100號附近一個荒廢的大院內看到,有三處收購廢品的場地,一處停放著幾輛收廢品的手推車,每臺車內都掛著『高價回收舊家電』的牌子。在廢品堆裡擺放著舊電冰箱、電腦、電視。在大院的另一處,幾個人正忙著拆卸一個大件機器。
下午,在哈爾濱郊區勝利村的一個廢品收購公司的角落裡,堆放著舊家電,透過窗戶,記者在一間廠房裡看到,幾個人正忙著拆解電腦、電視的零件。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收購來的廢舊家電是屬於中介,這些舊家電再送到別人那裡拆解零部件。
17日,記者來到哈爾濱一家電子大市場的地下,這裡交易十分火暴,舊電腦主板、內存、顯卡、硬盤等應有盡有,高價回收的廣告牌隨處可見。記者看到一個櫃臺裡擺放著一大堆顯卡,一個維修師傅正在從電腦上拆解零部件。一位業戶的櫃臺上堆放著許多舊的電腦零配件,當記者詢問如何處理這些配件時,這位業主回答,能用的賣掉,不能用的扔掉,沒有指定地點,就往垃圾箱裡扔。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字顯示,2003年起,中國每年將至少有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冰箱、600萬臺洗衣機要報廢。最新統計表明:這些電子垃圾每年還將以5%至10%的速度迅速增加,所有這些電子廢棄物,如果回收處理不當,都將是未來環境的主要污染物,將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據統計,全世界有數量驚人的電子垃圾,80%被運到亞洲,其中90%丟棄在中國。這樣算來,近年來,我國每年要容納全世界70%以上的電子垃圾。
明年家電商拒收舊家電最高罰10萬
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將徹底告別被隨意丟棄的命運。日前,由國家發改委起草的我國首部《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明年年初有望正式通過並強制實施。《條例》的征求意見稿中規定,家電經銷商和售後服務機構如果拒絕從消費者處回收廢舊家電,或者不將回收的廢舊家電交給專業處理機構處理的,最高可處以10萬元的罰款。
『建設廢舊家電回收渠道,讓消費者了解到廢棄不用的家電應該通過什麼方式出售,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北京發改委環境資源綜合利用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北京的廢舊家電回收網絡正在建設之中,而家電連鎖巨頭們無疑是這一網絡建立的積極推動者———包括國美、蘇寧、大中等家電連鎖賣場目前都面向消費者推出了『以舊換新』等回收廢舊家電的措施。來源:《北京日報》
『高價回收』做誘餌
以往走街串巷收破爛的人,只收一些廢舊的瓶瓶罐罐、紙殼之類的東西,現如今卻不同了,他們的廢品車裡多了個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寫著高價收購舊電腦、電視、冰箱等大件家用電器。不僅如此,在早市上或在大街的繁華地帶都可以看到汽車上打著上門收購舊家電的字樣和聯系方式。
據了解,小販們對收來的舊家電,能拆的拆,能用的,或直接賣到了農村,不可否認,目前在我國農村這樣的二級市場還是很有空間的,舊電器進入農村,不僅存在著安全隱患,也影響了家電市場的正常流通;不能用的,小販們就把玻璃、塑料等能賣錢的賣了,其餘的當作普通生活垃圾扔掉,污染了環境。記者打電話詢問了幾家物資回收公司,詢問能否回收舊家電,這幾家公司均回答『不能』,當問及原因時,一家公司負責人說:『舊家電不好作價,再說收了也沒處弄,我們只回收廢鋼材。』
據了解,目前電子垃圾主要處理途徑一是賣給家電回收『游擊隊』流向二三級市場,這種方法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二是經小商販再賣給『地下黑工廠』,一把鐵錘、一個露天硫酸池就能拆解舊電器。『黑工廠』拆解了可回收的貴金屬後,廢棄物隨意丟棄焚燒,會造成土壤、大氣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
報廢家電管理處於真空狀態
省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松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哈爾濱每年淘汰舊家電60萬至80萬臺,這些還是指民用的數量。電視機、冰箱、手機等電子產品都含有鉛、鉻、水銀等對人體有危害的重金屬,比如電視機的顯像管含有爆炸性廢物,超期服役的電視機熒光粉容易脫落。制造一臺電腦需要700多種化學原料,而這些化學原料一半以上對人體有害。比如一臺電腦顯示器就含有鉛、鎘、水銀、六元鉻、聚氯乙烯塑料和溴化阻燃劑等有害物質。廢棄手機的電池和其他配件中含有砷、汞、鎳、金等有毒元素,廢棄後一埋了之,嚴重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焚燒後會造成空氣污染。
『電子垃圾』是一種蘊含巨大價值的再生資源。如果有了法律政策做保證,非法拆解作坊就沒有了容身之地,而正規的電子拆解會按照一個獨立的有規模的行業來發展,並有希望成為一種產業。
加強行業的監管和控制。實施電子垃圾回收處理經營許可證制度,規范電子垃圾的收集、流向和處理,取締無證回收和處理網點。運用法規、行政、經濟處罰等手段限制電子垃圾的流向,使收回的電子垃圾流向具有資質的回收處理企業,避免地下作坊式的工廠造成環境污染。
業內人士說,電子垃圾回收點和拆解作坊確實對當地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可是國家沒有明文規定,不允許從事這個行業。如果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算起,目前我國已經有了包括《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在內的10部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但這些法律法規關於電子垃圾流向的問題,規定很少,甚至對日漸龐大的進口的電子垃圾,也沒有完整的配套細則,為國內電子垃圾的監管留下漏洞。
美國:重視家電產品循環利用。如何設計既容易回收、又對環境損害較小的家電產品,已經成為一些知名公司的研究重點。
德國:回收舊電器重在減少污染。目前,德國正在根據歐盟指令著手制定本國的廢舊家電回收利用法。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良性循環。
日本:處理廢棄家電,企業重任在肩。日本制定了《家用電器回收法》,家電生產企業必須承擔回收和利用廢棄家電的義務。目前,日本的家電生產廠家已經在全國建立了30多家廢棄家電回收利用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