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1日電豆渣加石膏、稀硫酸澆荔枝保鮮、火鹼泡海參增大、土豆加色素香精增味等等,食品中濫用添加劑,將原本腐朽、破敗的原料偽裝成了誘人的美食。連日來,生活記者經過多日艱苦的暗訪跟蹤,揭開了這些美味光鮮食品的神秘面紗———令人作嘔的加工車間、絲毫沒有生產常識的作坊主、沒有健康證的工人,而更令人發指的是那食品中的『添加』黑幕……
近日,記者走訪了添加劑大市場,聞聽添加劑商店老板描述了黑食品加工點是如何濫用添加劑的。更讓記者吃驚的是,一些食品加工點作坊主竟到化學原料一條街購買化學用品,加入食品中。
添加劑濫用並使用過量
連日來,多名讀者打來電話,舉報他們看到或聽說的加入食品中的物質,集中在食品添加劑一條街。18日,記者來到哈市道外區景陽街食品添加劑一條街進行了暗訪。記者進入一家商店,各種顏色的食品添加劑擺在貨架上,記者稱要買做飲料的原料,老板立刻推薦說:『那你得買香精、糖精、色素啊,用自來水一兌就成飲料了,你要是往農村郊區送,這麼整成本低。』記者懷疑地說:『這些做出來的味兒會不會有問題,擔心銷路。另外,這些添加劑要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嗎?』老板上下打量記者一番說:『你要是開正式的飲料廠,我就給你介紹別的,要是小作坊,就都進這種,學校周圍賣的5角、1塊的果汁,全是這麼弄的,小孩看顏色好看,也好賣。添加劑比例大家都隨便加』
記者又進入一家添加劑商店,聽說要做粉絲,老板立刻推薦了面粉增白劑、防腐劑等添加劑。記者詢問,這些東西使用時比例如何掌握,老板說:『你就看著整,白度差不多了,就行唄。』記者詢問,是否聽說過這些添加劑使用上是有規定的,『規定是死的,人不是活的嗎?除非你用秤去量,有經驗的抓一把心裡就有數。』記者擔心地問:『加多了怕人吃出事。』老板又說:『這東西都是食用的,不會有危險。』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幾家添加劑商店,記者詢問各種添加劑的使用方法,店主們都把加工作坊慣用的方法作為妙招,傳授給記者。
隨後,記者詢問吊白塊、石蠟、亞硝酸鹽應該到哪裡買,店主聰明地會意:『那些在化學原料一條街有賣的,添加劑商店不敢賣。』
化工原料給食品美容
19日,記者按照添加劑商店老板的指示,來到專賣化學原料的道外南五道街。記者很難想象,彌漫著濃重的化學試劑味道的化學用品商店中,如何藏有能改變食品『容貌』的『秘方』。記者進入一家商店,裡面凌亂地放著一些化學原料。記者謊稱是做粉絲的,想買面粉增白劑。女老板將記者拉進了裡屋說:『你這麼說沒人敢賣你,誰敢明知道把這東西往食品裡加,還賣給你呢?』隨後,她就神秘地拿出來給記者看成色。
在另一家化工原料商店,記者稱要買吊白塊和石蠟,女老板立刻說:『你是要用在水果上吧,一般這些東西不零賣,就為防商販用這些東西偽裝爛水果。』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女老板勉為其難地說,吊白塊最少25公斤一袋,拆開賣價格高一些。『因為這東西賣得也不快,主要是賣水果的用,用量也不大,附近的化工用品店都不經營這個了,一些賣水果、食品的老客戶纔能找到我家。』女老板說。
在一家商店中,記者剛說要買稀硫酸用於水果保鮮,老板便說:『荔枝都過季了,很少有人買這個了,剛入秋時賣得還不錯。』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幾家化學用品商店發現,一些食品作坊主經常光顧這些商店,購買摻入食品的化學物質,明礬、亞硝酸鹽、石蠟、吊白塊,火鹼都是銷售比較快的。看著這些散發著濃重刺鼻氣味的物質,記者很難想象這些東西已經悄悄地加入了飲食中。
執法人員說食品安全
記者采訪了哈市衛生監督管理所的一位執法人員,據其介紹,一些黑加工點使用的方法是,在水果領域,椰子罐頭中加入甜味素;用石蠟給橙子美容;防腐劑浸泡楊梅增大;雞肉漂白、海參增大用火鹼;粉絲變白有彈性用水膠、增白劑等等,這些食品美容術,執法人員在平時的執法過程中接觸了一些。基本都是黑加工點、流動商販用這些手段,濫用添加劑、過量使用添加劑的現象比較突出,並且,這些添加劑成分不明,很難保證安全。做食品的小工,根本沒有任何技術知識,憑感覺隨便加入添加劑,甚至化學原料,對食用者非常不負責任。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用量都有嚴格限制,一些作坊主為追求特色過量使用,因此,衛生部門提醒消費者,盡量不要食用過濃、過鮮、過香、過艷的食品。
哈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法規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絕大多數食品添加劑最終要隨同食品被人攝入,直接關系到人體健康。為此,食品添加劑必須經過適當的毒性試驗和衛生評價,並且符合安全、衛生標准。同時,應有利於食品的生產、加工和貯存等過程。不得用來掩蓋食品的腐敗變質或進行偽造、摻假,不能銷售和使用污染或變質的食品添加劑。另外,專供嬰兒的主、輔食品除按規定可加入食品營養強化劑外,不得添加人工甜味劑、色素、香精、谷氨酸鈉及其他不適宜的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限量使用,一旦發現有不按規定使用的餐飲部門,達到一定的程度,會被吊銷經營許可證。
記者從省工商局了解到,為保『元旦』、『春節』期間群眾飲食安全,從即日起,省工商總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食品安全整治。重點清查『蘇丹紅咸鴨蛋』、『假冒黃花魚』、『毒粉絲』等有毒食品。檢查中將對問題比較突出的城鄉接合部、農村等隱蔽的地點進行清查,重點清查水產品、豆制品、畜禽產品等。其中含有『吊白塊』的粉絲、含有合成色素的黃花魚等將是行動中檢查的重點項目。對經檢測證明不合格的問題食品,一律責令其下架或查封,並進行處罰。
食品專家懮心添加劑
記者采訪了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一位專家,他告訴記者,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化學工業技術的進步,人工合成的化學品在食品中的使用越來越多。由於化學合成的添加劑有很多優點,因而逐步取代了天然添加劑在食品中的應用。化學合成添加劑的大量采用,很快使人們意識到其結果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特別是毒理學和分析技術的進步,發現有些食品添加劑對人體有慢性中毒作用。20世紀中期,陸續發現許多合成色素有致癌作用,各個國家相繼將這些添加劑禁用。
同時,人們對一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劑、防腐劑和抗氧化劑等的安全性也有爭議,食品添加劑再度轉向天然物的開發和應用。
哈市第一醫院消化內科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稀硫酸、火鹼對皮膚、織物等有強腐蝕性,只能用於工業,人食用過多會引發呼吸道疾病。明礬、吊白塊、石蠟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害,嚴重能導致食物中毒,長期食用容易引發疾病。
定義:
食品添加劑是指在食品或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各種微量的物質,通常其添加量有限制。添加目的為:①改進和保持食品的營養價值;②延長食品的貨架期;③方便食品的加工;④增強食品的風味,改變食品的色澤;⑤確保微生物的安全性;⑥保持食品品質的連續性和統一性。
鏈接:
①1997年山西朔州發生甲醇中毒、1998年江西毒豬油中毒事件後,1999年8月9日,廣東省肇慶市又發生因食用摻雜液體石蠟的食用油引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多達681人,這是截至1999年9月底之前中毒人數最多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②今年9月,上海連發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人們食用添加了食品添加劑『瘦肉精』的肉後,出現中毒現象,300多人次就醫。此後,上海已經醞釀制訂地方性標准,要求批發市場等配備『瘦肉精』快速檢測設備,對上市銷售的肉品進行檢測,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③今年11月12日,北京食品市場上蘇丹紅再度現身,由河北白洋淀國華禽蛋加工廠生產的一些『紅心咸鴨蛋』中含有大量蘇丹紅Ⅳ號。11月14日,北京食品辦又檢出6種咸鴨蛋含蘇丹紅,其中也包括該廠生產的咸鴨蛋在內。11月15日下午,大連市工商局在當地檢測30個批次咸鴨蛋,發現其中一個批次紅心咸鴨蛋涉嫌含有蘇丹紅Ⅳ號,是江蘇泰州市第二食品廠生產的梅香牌紅心咸鴨蛋。
④今年11月17日,上海市公布了對30件冰鮮或鮮活多寶魚的抽檢結果,30件樣品中全部被檢出硝基?喃類代謝物,部分樣品還被檢出孔雀石綠、恩諾沙星、環丙沙星、氯霉素、紅霉素等多種禁用漁藥殘留,部分樣品土霉素超過國家標准限量要求。
⑤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12月18日表示,質檢總局明年將加大查處非食用原料和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加快實施食品企業使用添加劑備案制度,集中規范食品企業使用添加劑行為。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司長鄔建平說,針對非食品加工原料、食品添加劑問題將實行備案制度,要求企業做出承諾,並向地方技術監督局登記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