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0日電 健全農村經濟監督體系,培養新農村建設好帶頭人,黑龍江省審計部門將拓寬經濟責任審計范圍,把『村官』納入其中。在樺南、肇東、肇州等縣市開展『村官』經濟責任審計試點的基礎上,逐步開展『村官』經濟責任審計試點,之後積累經驗,推廣『村官』經濟責任審計。這一探索性行動在全國不僅拔了頭籌,還引起了很大關注。
為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
長期以來由於受體制的束縛,鄉村經濟基本是各種經濟監督的盲區,這也是鄉村各種經濟問題、各種經濟矛盾日久彌深的一個重要原因。黑龍江省樺南、肇東、肇州等一些縣市根據需要,在國家沒有把『村官』納入經濟責任審計范疇的時候,率先對『村官』進行了審計。
以樺南縣為例。『村官』審計4年來,審計了83個行政村,查出違紀違規問題金額167萬元,應繳還資金89.2萬元,已繳還88.8萬元,上繳財政11.3萬元,為村集體挽回經濟損失74萬元,返還農民亂攤派3.5萬元。2005年在村級領導經濟責任審計中,向紀檢司法機關移送案件線索3起,16人給予行政處分,28人受到行政制裁。
事實證明,『村官』審計不僅僅查出違規違紀問題,促進廉政建設,審計部門還通過審幫促的結合,使『村官』審計遠遠超出審計本身的意義。在健全村級經濟管理體制,密切乾群關系,為鄉鎮辦實事方面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審計『村官』為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的作用已經得到充分顯示。樺南縣審計局有關人士說:『現在鄉鎮經濟賬理順了,農民負擔減輕了,乾群關系好轉了,鄉鎮領導也好當了,可以集中精力謀發展。農民對審計工作也普遍歡迎。他們說,過去對村經濟有疑慮,層層找,層層告,最後也解決不好。如今審計就在身邊,有啥問題,就找他們來查查。』
『村官』審計幫助選好『村官』
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一直是黨政領導乾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乾部,如今,在我國的《審計法》對『村官』審計還沒有提出要求的情況下,黑龍江省審計部門將對『村官』進行經濟責任審計,這在全國審計行業來說是一種嘗試和探索。
省審計廳廳長李希龍說:『審計部門是從需求出發,以選擇好的農村帶頭人為目的,創造性地把「村官」納入其中,這是審計的新命題。』
據介紹,支農專項資金審計,全省各地審計機關一直都在進行,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著審計監督不及時、不到位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支農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今年,省審計廳開展了『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農業扶貧資金』的專項審計,把農業專項資金審計與新農村建設緊緊聯系起來,把農業資金審計提高到為建設新農村服務的高度來認識,讓廣大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綏化市審計局在對青岡縣2003年至2005年扶貧專項資金進行審計時發現,該縣在使用扶貧資金上還存在著滯留、滯撥資金,未按規定用途使用資金等問題,審計部門提出了相應的審計處理意見和審計建議,使國家為該縣投入的1900多萬元扶貧資金全部用於修建公路、修建人畜飲水井、發展養殖業。僅公路一項,共計修建13條總長24.8公裡的通鄉公路,極大地改善了12個貧困鄉村13個自然屯的交通條件。
如今,探索『村官』審計也是為新農村建設服務,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農村。
『村官』審計拓寬審計領域
按照以往慣例,縣級審計機關對鄉鎮的審計監督,往往局限於鄉鎮財政決算審計這一種方式。而『村官』審計進一步拓寬了審計領域。一些縣市把鄉(鎮)村兩級各種經濟體全部納入審計范疇,不僅審計財政收支這一塊,還把鄉鎮各站、所,各中小學校作為審計對象;不僅審計鄉本級,還審計村級財務收支情況;不僅審計國有經濟和集體資產,還從稅收征管的角度對各種不同類型的鄉村企業進行審計,擴大了審計監督覆蓋面。
查、防、糾一體,審、幫、促結合是目前『村官』審計的一種重要方式。一手抓審計查證處理,一手抓建制防范,既解決了一些久懸未決的問題,又進一步完善了鄉村財務管理各項制度。某市某鎮教委以互助基金會的名義非法集資,數額高達2506萬元,由於經營管理不善,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73萬元。參與集資的當地群眾因難以抽回本金,層層上訪,造成惡劣影響。審計部門出擊,用很短的時間就理清了亂賬,查清了資金的來龍去脈,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審計建議,使違法違紀人員受到了嚴肅處理,使問題得以妥善解決。
現在鄉鎮領導普遍意識到,過去腦子裡缺少審計和財經紀律這根弦,只要不揣自己兜裡,啥錢都敢花,啥錢都能花,沒錢搞攤派。如今審計來監督,實際是幫助村官增強自我約束,自我完善,堵塞漏洞,糾偏查錯,少犯錯誤。
『村官』審計雖然只是一種探索,但黑龍江省審計部門思路十分明確,按照推進依法行政的要求,強化鄉村經濟責任審計,直至逐步推廣『村官』經濟責任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