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調研結果顯示:近視肥胖成中小學生日益突出健康問題
2006-12-21 15:58:3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初 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1日電 中小學生視力低下率持續增長,城市10至15歲學生近視率增長明顯;超重、肥胖檢出率增長幅度較大,超重、肥胖成為日益突出的問題。

  日前,哈爾濱市完成的《2005年哈爾濱市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的報告》顯示,與2000年相比,5年時間內,哈爾濱市中小學生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繼續呈增長趨勢,但身體機能生長水平有所下降,少數體能素質5年來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特別是哈爾濱市城市中小學生,在力量素質方面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農村學生的力量素質則明顯提高。有關專家表示,這與城市學生缺乏體育鍛煉和較少從事體力勞動有較大關系。

  抽樣調查13個年齡段23項內容

  為全面掌握哈爾濱市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總體發展趨勢,去年,哈爾濱市中小學衛生保健所著手對全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組分別組織了哈六中、哈一一三中、復華小學、阿城一中、阿城七中和勝利小學等6所學校學生進行監測。分為6至18歲共13個年齡段,城、鄉、男、女等4個組別各100個統計樣本量。全市合計完成5200人的實際檢測樣本。每個樣本需參加23項必測項目、兩項問卷調查。

  在經過科學、細致的測量和分析工作後,有關專家根據數據得出結論———哈爾濱市學生的身體狀況總體是好的:形態發育水平繼續提高,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繼續呈增長趨勢,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也有所改善,在速度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方面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城市學生的力量素質明顯下降,鄉村學生力量素質明顯上昇。

  中小學生形態發育穩定上昇

  有關專家表示,與2000年黑龍江省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資料對比分析,5年時間裡,哈爾濱市中小學生形態發育水平呈穩定上昇態勢。從總體趨勢上看,哈爾濱市7至18歲學生形態發育水平繼續保持穩步的提高,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繼續呈現增長趨勢,城鄉差別不明顯。其中,7至18歲身高城市男生平均增長2.1厘米、鄉村男生平均增長2.0厘米,城市女生平均增長1.1厘米、鄉村女生平均增長2.7厘米;7至18歲體重『城男』平均增長5.4公斤、『鄉男』平均增長5.7公斤,『城女』平均增長2.5公斤、『鄉女』平均增長2.9公斤;7至18歲胸圍『城男』平均增長4.8厘米、『鄉男』平均增長4.1厘米,『城女』平均增長1.8厘米、『鄉女』平均增長2.1厘米。

  2005年與2000年相比,7至18歲城市男生肺活量平均下降382.2毫昇、鄉村男生肺活量平均增長43.9毫昇,城市女生平均下降154.2毫昇、鄉村女生平均增長22毫昇。

  在體能素質測試方面,通過對速度、耐力、柔韌、力量等方面的素質檢測顯示,城市中小學生體能素質提高,鄉村中小學生下降明顯。而在反映下肢爆發力的立定跳遠和反映上肢力量的斜身引體、引體向上及反映腰腹肌力量的仰臥起坐指標水平顯示,城市男女生水平都在下降,鄉村男女生水平提高。

  視力不良超重肥胖成突出問題

  在此次調研檢測中,視力不良(低下)率再次成為被關注的一項內容。2005年與2000年相比,城市男生7至9歲年齡組上昇9.9%,10至12歲年齡組上昇34.9%,13至15歲上昇37.3%,16至18歲上昇10.3%;城市女生7至9歲上昇7.9%,10至12歲上昇37.2%,13至15歲上昇39.8%,16至18歲上昇10.9%。5年間,哈爾濱市學生視力低下率在7至18歲年齡組學生中仍呈持續上昇趨勢。

  中小學生超重、肥胖也正成為突出問題,7至18歲年齡組的學生肥胖患病率增長幅度較大。以男生為例,2000年,7至9歲城市男生超重檢出率為25.1%,2005年則為33.4%;2000年,13至15歲城市男生超重比例為22.1%,而2005年則達到40.7%。

  有關專家表示,與2000年黑龍江省學生全國體質健康調研的結果相比,城市學生的超重、肥胖及居高不下的近視率,已成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一個大問題。這既與中小學生學習壓力較大、體育鍛煉嚴重不足有關,也與日常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因此,學校、家庭、社會應相互配合,一方面,學校要多開展各類體育活動,上好每一堂體育課,不能縮減體育活動的時間;另一方面,父母也應該多帶領孩子參加體育鍛煉,並盡量使孩子的飯菜科學而有營養。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