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開了40多家『殺人吧』 半年一半『自殺』
2006-12-22 09:20:3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王仲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2日電 半年前,打著智者游戲招牌的『殺人游戲』登陸冰城。一時間,哈爾濱開了大大小小40多家『殺人吧』。如今,哈爾濱很多『殺人吧』面臨『自殺』的局面。熱度過後,能在哈爾濱『存活』下來的只有20幾家。

   『殺人吧』無人可『殺』

  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道裡區、南崗區和道外區等地走訪時發現,大多數『殺人吧』裡空空蕩蕩的,有的『殺人吧』已停業等待出兌。

  20日,記者來到南崗區漢水路上的一家『心理游戲工場』。這裡的大門用鐵鏈子鎖著,門上貼著一張白紙,上面寫著『停業裝修』。記者透過門玻璃看到,走廊上貼著的『殺人游戲』宣傳海報還是嶄新的,擺放在走廊裡供客人休息的桌椅看上去也很新。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這家『心理游戲工場』半年前開業時,到這裡玩的人挺多,但也就紅火了兩個多月便門庭冷落,沒有多少人光顧了。這位居民還說,現在這家『心理游戲工場』已經停業1個多月了,說是『停業裝修』,其實是在等買主。

  在南崗區十字街附近的一家『殺人俱樂部』,100多平方米的等候大廳裡空空蕩蕩的,各游戲室都大門緊鎖。一名服務員對記者說,這家『殺人俱樂部』是半年前開的,剛開業的時候來玩『殺人游戲』的人很多,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有排隊等候的現象。可好景不長,開業不到兩個月,玩游戲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如今,白天根本就沒有人來玩,只有到了晚上纔有幾桌客人,與以前比起來差遠了。俱樂部現在處於半停業狀態。

  隨後,記者來到道裡區新陽路與安發橋交叉口附近一家『殺人吧』。這裡的包房都空著,大廳裡只有幾名20歲左右的年輕人坐在一起閑聊。其中一名年輕人說,他們等了快1個小時,也沒湊齊玩游戲的人。

   玩家不買『殺人吧』賬

  玩家們為何如此快地對『殺人游戲』失去興趣,不願到俱樂部繼續那種『殺人』或『被殺』的樂趣呢?

  在走訪中,一些曾玩過『殺人游戲』的人認為,游戲被冠以『殺人』這樣生猛的名字,乍一聽挺吸引人,但玩過幾次後就感覺游戲內容比較單一,枯燥乏味,缺少新鮮感。

  在哈爾濱一家公司從事秘書工作的李小姐告訴記者,最初她是被『殺人游戲』這頗具震撼力的名字吸引到俱樂部玩游戲的。和朋友們到一家俱樂部玩過幾次後發現,所謂的推理能力根本就沒有判斷依據,只是憑游戲者個人的好惡來指認『凶手』。就算找對了『凶手』,也有點像『瞎貓碰到了死耗子』。而所謂的表達能力其實就是看誰撒謊的水平更高、更巧妙。『僅僅靠噱頭,而內容單一、缺少變化的游戲是很難吸引人的。』李小姐說。

  『一些「殺人吧」裡玩家年齡相差懸殊,有些「殺人吧」更是成了學生們談情說愛的場所,和這些「小孩」怎麼能一起玩這種心理游戲。』在哈爾濱一家出版社工作的吳先生說。

  36歲的吳先生最早是從互聯網上得知『殺人游戲』的,根據游戲規則經常和同事、朋友在家玩。當哈爾濱市有了『殺人吧』後,他一有時間就去玩『殺人游戲』。雖然在『殺人吧』裡一起玩游戲的人很多都互相不認識,但由於大家年齡、層次相差不大,所以玩得還算投機。但沒過多久,吳先生發現,到『殺人吧』的年輕人多了起來,甚至一些上學的男女學生也相約而來,游戲經常是玩著玩著就變成了他們打情罵俏。現在,吳先生不去『殺人吧』玩了。

    經營者半年賠20萬

  在哈爾濱曾火爆一時的『殺人游戲』來匆匆去匆匆,『殺人俱樂部』裡『無人可殺』,讓本想借『殺人游戲』賺個盆滿缽滿的經營者們叫苦不迭。

  在道裡區經營一家『殺人俱樂部』的趙經理說,當初見北京、上海等城市玩『殺人游戲』的人挺多,也沒做市場調查,腦袋一熱就在哈爾濱開了一家『殺人俱樂部』。『俱樂部』有10間包房,屬於中等規模,一年的房租要10萬元,裝修和買設備花去30多萬元。玩家辦一張會員卡收10元錢,每次玩每小時另收5元錢。趙經理經營了不到3個月,『殺人俱樂部』便日漸冷清。他說,現在這樣半營業半關門地經營還不如兌出去,裝修的錢算是『白搭』了,半年賠了20萬左右。

  『現在每天開門營業都入不敷出,只有等著轉行或出兌了。』在道外區經營一家『心理游戲廣場』的鄭經理一臉苦笑地說。鄭經理告訴記者,他的『心理游戲廣場』有6間包房,規模比較小,每天水電費、人員工資和租金等基本費用要500多元。現在生意不好,有時一天下來只有10幾個客人,連基本費用都掙不到。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哈爾濱很多『殺人吧』的經營者都像鄭經理一樣,當時『一窩蜂』地上馬,現在又紛紛迅速地退出市場。目前,哈爾濱市經營『殺人游戲』的各種俱樂部已由高峰時的40多家減到20幾家,半年時間幾乎一半閉店。

  相關鏈接

  『殺人游戲』是16位會員圍坐在包房裡的一張U型桌旁,設有裁判席,由俱樂部專業的裁判主持游戲。參加游戲者分3種身份,8人為平民,4人為殺手,4人為警察。每局開始前,游戲者摸取身份牌,所有玩家都不知道彼此的身份。游戲開始後,殺手每輪殺掉一個人,警察和平民需指認出誰是殺手,通過投票將其淘汰。游戲以殺手或警察淘汰掉全部對手為勝。

  通常情況下,在近一個小時的游戲時間裡,游戲者很難一下子判斷出每個人的身份,直到游戲結束纔恍然大悟。因此,經營者將『殺人游戲』標榜為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表達能力。

責任編輯:李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