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2日電 近日,在哈爾濱報達家政公司井街總部的大廳內,出現了20餘名莊稼漢。每當有市民來聘請保姆,他們便躍躍欲試。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今冬,周邊縣市的一些莊稼漢告別了過去抽袋煙、打麻將、睡熱炕頭的貓冬方式,紛紛結伴進城做起了保姆。
來自巴彥縣農村42歲的趙玉樹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在農閑時間進城打工。以前總感覺一個大男人給人家當保姆抹不開臉兒,但這幾年村裡人不貓冬反進城的經歷對他觸動很大,特別是聽說城裡男保姆相對缺乏,工資較高後,他更是想來試試。與他一同來的還有3位老鄉,他們說,洗衣服、做飯、侍候病人、收拾屋子都能乾,活兒多點兒累點兒不算啥,主要是想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
據報達家政職介部有關人士介紹,每年入冬後,農村婦女進城做保姆的很多,莊稼漢較為少見,偶爾有一兩個很快就被用戶聘走了。今年從12月初開始,陸續有周邊縣市的農民結伴而來,經過崗前培訓,這些莊稼漢很快掌握了為用戶服務的基本技能和一些專業知識。據了解,進城莊稼漢都在40歲左右,很多人對從事保姆工作充滿了信心。
記者從哈爾濱市幾家較大的家政公司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冬天男保姆人數有上百人,達到歷年之最,其中80%是來自周邊縣市的莊稼漢。業內人士分析,近年來哈爾濱市保姆市場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市民對男保姆的需求量逐漸增多,像病人陪護、照顧獨居的男性老人、繁重的家務活兒等都需要男保姆,而這些進城務工的莊稼漢正是因為具有朴實、吃苦耐勞的特點纔受到市民的歡迎。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