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4日電 題:山·水·人家一幅自然和諧的美景——寫在磨盤山供水工程正式向市區供水之際
2003年4月20日,爆破山體的轟轟聲打破了沈寂多年的小山村———磨盤山村,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正式開工。
在選擇磨盤山之前,哈爾濱市一直以松花江水為水源,輔助使用地下水進行城市供水。然而,松花江水質的不可控性、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迫使著哈爾濱市必須選擇新的水源。磨盤山以常年1類水體、年降水量800毫米等獨特優勢,進入專家、政府的視線,並最終成為哈爾濱市新的水源地。
選擇新水源迫在眉睫
近幾年來,松花江連續出現低水位,使取自松花江水源的沿江取水塔上排取水口全部裸露,給城市取水帶來了嚴重困難。水流量減少,污水排放相對增加,使得江水的污染日趨嚴重,水質下降。而且,由於松花江流域非常長,上游區域對松花江水的污染不可控制。尤其是去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發生,市民對飲用水安全的關心進一步昇級。為了徹底解決供水難,保證供優質水,哈爾濱市委、市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和為民造福的責任意識做出了重要決策:為城市供水開闢第二水源。
然而,第二水源的選擇是艱難的。為此,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專家組,詳細地分析了黑龍江省的山脈河流,考察了哈爾濱周邊自然地理環境。經過23次反復論證,並綜合國內340多位專家意見,集思廣益,最終選定磨盤山為哈爾濱的第二水源。
磨盤山水優水豐得天獨厚
據了解,磨盤山水庫壩址位於拉林河上游,這裡地面植被覆蓋率達83%,良好的生態環境裡形成了降水豐沛的小氣候,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是黑龍江省的暴雨高發區。這裡還有豐富的地下水,拉林河和牛亡牛河塑造出河谷平原,良好的地理環境為地下水的貯存、運移、補給、交替創造了良好的空間,形成了資源豐富的『地下水庫』。
磨盤山水庫上游70公裡處的鳳凰山,是拉林河水的源頭,控制流域面積1151平方公裡,含氧量高,山上有高山濕地300多公頃,全年有100天的降雨量,形成了獨特的山區小氣候。據水文部門監測,拉林河此處年徑流量平均為5.6億立方米,可以滿足哈爾濱市的供水需求。這裡水質極佳,根據黑龍江省市環保部門監測站的多年資料表明,水庫上游水質按國家檢測標准,除總氮為II類水質標准外,其餘指標均達到了I類水質標准,是非常優質的城市供水水源。
三年建成新水源
據介紹,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包括水庫樞紐工程、輸水管線工程、淨水廠工程、城區配水管網工程和通訊調度系統工程等。一期工程完成新建總庫容為5.23億立方米的水庫一座;敷設管線長度180餘公裡直徑為2.2米的輸水管線;新建日淨水能力為45萬立方米的淨水廠;敷設城市配水管網73.6公裡,及監控與調度系統工程。
自從開工的那一刻起,廣大管理和建設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保證了各項工程順利開展。水庫大壩在一天一天加高、輸水管線在一天天延長,淨水廠拔地而起,市區配水管網不斷延伸。經過3年多的建設,水庫蓄水位已達到313.67米,蓄水量達2.48億立方米;從磨盤山至市區的輸水管線已經貫通並完成試通水,磨盤山正式成為哈爾濱市的新水源地。省水利廳質檢站報告摘要
核定工程質量全部優良
磨盤山水庫樞紐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了基本建設程序,實行了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完全按照項目法人負責,監理控制、施工單位保證、政府監督的質量管理模式運作,嚴把質量關。截至目前,已核定的單位工程質量全部優良。磨盤山水庫樞紐工程質量能夠滿足供水和防洪灌溉要求。
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站報告摘要
具備通水運行條件
磨盤山水庫供水一期工程輸水管線工程完成182公裡,淨水廠工程完成了穩壓井、投藥間、淨水車間、清水池、泵房、加氯間、反衝洗水塔、污泥處理間等生產系統,以及附屬配套系統工程。城區配水管網完成了73.6公裡。各方建設主體能夠嚴格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實施,工程建設符合設計要求,滿足使用功能,施工質量優良,具備通水運行條件。
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報告摘要
出廠水質達到衛生標准
從11月開始,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對磨盤山供水工程進行了全面衛生監督。從12月6日開始,依據衛生部《生活用水水質規范》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對磨盤山一期供水工程供水調試期、供水期的水質進行了4次出廠水檢測,到21日,檢測出廠水水質全部達到衛生標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