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4日電 黑龍江省商貿流通業『十一五』開局良好。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前3季度,全省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實現357.7億元,同比增長10.1%,對GDP的貢獻率達7.8%;經濟總量在第三產業中位居各行業之首。前11月,全省商貿流通業實現稅收79.4億元,佔全省稅收的10%。商貿流通業繼采礦、制造業之後,成為我省財稅收入『第三財源』,在第三產業各行業中,是稅收貢獻最大的行業。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今年1~11月份,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776.6億元,同比增長13.5%,創1997年以來同期的最高水平。住宿和餐飲業市場發展勢頭強勁。1~11月份實現零售額215.4億元,同比增長17.2%,高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3.7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1%,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個百分點。農村市場消費增速加快。1~11月份全省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420.4億元,同比增長11.2%,增幅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達20%。
流通業成吸納就業重要載體。截至11月底,全省社會商業網點總數65.7萬個,比上年新增商業網點4.9萬個,全省私營和個體商業網點數60.4萬個,比上年增加4.5萬個,佔全省社會商業網點總數的92%。1~11月份,全省商貿流通業新增就業45.8萬人,佔全省新增就業人員的61.2%,其中新增城鎮私營和個體就業人員21.2萬人。目前,全省商貿流通業從業人員已達334.4萬人,佔全省從業人員的17.7%,為除農業外,吸納社會就業的第一重要載體。
流通體制改革步伐加快。目前,全省國有商業企業已有90%退出國有形式,實現股份制和民營化改造。通過企業體制逐步創新,經營機制逐步搞活,企業經營理念、營銷策略、管理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大力發展連鎖經營,連鎖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1~11月,全省連鎖企業實現銷售額180億元,同比增長51.5%,連鎖企業銷售額佔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3%;連鎖店鋪總數2360個,同比增長95%。
市場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目前,全省13個中心城市的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雞西、伊春等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已經地方政府審議通過發布實施。截至11月末,全省各類批發市場1310處,城市新增營業網點面積8萬多平方米,引進外資2億多人民幣。積極推進城市社區商業建設和發展。培育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社區商業示范社區25個。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大型批零企業為龍頭,以中小型商業網點和遍布城鄉的集貿市場為基礎,專業與綜合相結合,批發與零售相結合的市場網絡體系。新型商務服務城鄉。截至目前,全省兩年來已建設標准化農家店7000餘個,受益覆蓋面已達74個縣(市)、區,增加農村消費近10億元。與此同時,還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3000餘名,受益農民約430萬人,增加地方稅收1000萬元。
新興消費熱點不斷擴大。從一般性的生活消費轉向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高檔耐用品消費,並帶動汽車、住房、家電、通訊等商品銷售持續增長。1-11月份,省商務廳重點監測零售企業汽車、家電、通訊類商品銷售同比分別增長33.5%、74.0%和32.3%;全省商品房銷售同比增長35.2%。零售企業文化體育健身類銷售同比增長20.5%,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同比增長38.4%,書報雜志類同比增長41.0%,金銀珠寶類同比增長21%,服裝鞋帽類同比增長22.3%,化妝品類同比增長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