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12月25日電 牡丹江市一手抓企業的經濟效益,一手抓污染治理,截至今年12月,該市已有『四個一批』46家涉水污染源企業被規范整改。對重點違法排污企業要依法淘汰一批、改造一批、重點監管一批、限期治理一批。這可使牡丹江的水更清,天更藍。
牡丹江市對於那些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海林海洋化工已經被依法關停。責令停產治理和補辦環評審批手續的5家企業中,東北高新化工已完成了階段性治理工作,90%的超標電石渣廢水已經實現循環使用;省造紙研究所大慶路分廠已經向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申請驗收監測;南華實業合生紙制品已按要求補辦了環評審批手續;基業紡織造紙分廠已經停產,正在與恆豐紙業集團商洽污水處理及回用等相關事宜;高信石油添加劑關停了污染較重的油漆生產線,添加劑生產廢水經停產治理後,已經完成了階段性治理任務,經市環保局批准恢復生產。
處在牡丹江的東北化工、中煤焦化、信泉果業紙制品等7家企業被責令限期履行環保驗收,三都紙業和高科生化重新恢復生產需提供核查報告。中奧毯業等5家企業進行限期治理,其中,中奧毯業已經完成污水限期治理任務,佳日熱電已實現清水達標排放,貯存的粉煤灰實現水封閉,解決了粉煤灰揚塵污染問題,金剛鑽碳化硼投資500多萬元新上1臺污水處理設備,哈啤鏡泊公司生產污水治理方案已經得到省發改委、環保局的批准,城市污水處理仍在與法國威迪亞公司和清華同方公司進行實質性談判,力爭盡快運行。
牡丹江市環保部門還對斯達造紙等10家企業進行了重點監管,對紅林化工等16家企業加強了監管,目前這些企業的污染防治設施都能正常運行,基本做到了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