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5日電 盼望著,盼望著,2006年12月23日,磨盤山水經過『長途跋涉』終於流進哈爾濱市區,14萬家庭有幸率先喝上清冽甘甜的山泉之水。
人們嘴裡品味著甜美山泉,不覺想起2005年末的那場水污染災難。人們祈禱著:我們的新水源千萬別被污染了!
其實,自從建設的那天起,磨盤山水源地就一直面臨著污染威脅,就連剛剛被哈爾濱市確定為第二個新水源的西泉眼水庫也不例外。
隱懮之一:砍伐斧頭何時放下
據了解,磨盤山水庫上游處於山河屯林業局作業區內,該局現有可采林木蓄積量32萬立方米,活立木1280萬立方米。按天保工程規定,這裡年采伐量為10.5萬立方米。照此速度,三年後成材林木將被砍光。
森林被譽為水庫的『穩壓器』。專家認為,良好的森林植被覆蓋地面,能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淨化空氣,截持降雨,減小流速,分散流量,過濾淤泥,形成局地小氣候。有人統計,1萬公頃森林的蓄水量可達到1000萬立方米。如果森林遭到大面積破壞,就不會形成降雨小氣候,即使有雨也下不來。同時過度采伐會使森林涵養水源的能力降低,造成水土流失,庫底淤積,甚至造成水庫枯竭。
但現實是,山河屯林業局18個林場1萬多人口要指著這片林子吃飯。如果全面停伐,就會使4500名林業工人下崗,企業年損失約1億元。林業局的領導說,該局近幾年大力發展林下養殖、種植、土特產加工等第三產業,積極為林業工人謀生路,但受資金限制,很多項目都處在起步階段。考慮到林業職工的生活出路,目前全面停止采伐是不現實的。
隱懮之二:旅游腳步何時退卻
在距離磨盤山水庫大壩37公裡的鳳凰山頂,有一塊大面積的高山濕地,這裡就是磨盤山水庫的源頭。
近幾年,山河屯林業局極力主張開發鳳凰山旅游。他們認為,這裡有北方最高的空中花園,有龍江最大的峽谷瀑布群,有龍江天險第一峽,有龍江驚險第一漂,有最具開發潛力的冰雪運動場,有東方最具影響力的UFO著陸點,有世界最多的窄軌蒸汽機車博覽館。一旦開發,這裡1萬多名林業職工不僅有了活路,而且會財源滾滾。
有關專家則認為,無論作為高山濕地,還是磨盤山水庫的源頭,鳳凰山的旅游開發都應該慎之又慎。按照目前的開發和管理水平,不污染水源是不可能的。
就在一片爭議當中,鳳凰山的旅游開發有條不紊地進行:樹起山門,鋪上山道,建起旅館……景象甚是紅火。
與磨盤山的源頭鳳凰山相比,另一個水源———西泉眼水庫的旅游開發起步更早,『見效』更快。每年,10萬游客為西泉眼帶來滾滾財源,也把這裡弄得狼藉一片:礦泉水瓶、食品包裝袋、塑料袋、果皮紙屑比比皆是;水面漂著無數垃圾,微風吹過,臭味飄來。
西泉眼的今天也許就是鳳凰山的明天。
隱懮之三:化肥農藥何時停撒
在磨盤山水庫匯水區內有兩個行政村和一個林業經營所,有耕地2.2萬畝。2005年,有關部門宣稱:『磨盤山水庫匯水區內耕地劃為綠色食品基地,從2006年起這裡將按無公害食品的操作規程實施農業種植,3年內不施任何含有化學成分的農藥和化肥。』
2006年4月初,記者在匯水區內的兩個村了解到,這裡使用的化肥和農藥一點沒有減少,種植純綠色水稻的只有一家,而且只有一畝地。按照當地農民提供的土地和施肥施藥量計算,2.2萬畝耕地每年所用化肥超過1100噸、農藥超過4400昇。每年夏季,大量農藥和化肥殘留物會隨著地表徑流進入磨盤山水庫。
據曾經對磨盤山水庫做過環境影響與衛生學評價的疾病控制專家說,磨盤山匯水區內除了農田所施化肥和農藥外,當地居民的生活垃圾和三人班村的兩個加油站,以及當地10萬公頃林地所施林藥等,都會給庫水造成污染或帶來潛在污染。
隱懮之四:體制掣肘何時理順
磨盤山水庫工程從開工的那天起,有關保護水源地的立法就提上日程。3年過去,如今市民已經喝上磨盤山水,但是相關保護法規仍在醞釀之中。有專家認為,是體制不順形成了『吃水的人管不著水源,水源地的人又不吃那裡的水』,一方著急、一方不急的局面。
水庫匯水區內的兩個行政村歸五常市管轄,但是由於有關部門並沒有出臺具體操作和補償措施,當地政府表現出口頭積極、行動遲緩的態度,使得『發展綠色農業』成為空文。
而山河屯林業局在匯水區內的9個林場,是制約磨盤山水源地保護立法的最大體制障礙。據哈爾濱市政府法制辦有關負責人說,由於當地林場隸屬於省森工總局,根本不歸哈爾濱市管轄。如果想通過哈爾濱市人大立法,就必須將匯水區內的9個林場或整個山河屯林業局的17個林場全部接管過來,但這需要幾億元資金,哈爾濱市政府難以消化。在經過討論後,哈爾濱市決定放棄已經進行一年多的立法調查,上交給省人大。而一般省級立法周期都在一年左右,所以磨盤山水庫保護法規至今未能出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