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肇東市城鄉統籌發展惠及60萬農民
2006-12-25 11:56:3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車彥旭 李曉東 楊欣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5日電 近日,筆者走訪了肇東市的昌五、向陽、黎明等鄉鎮,目睹了這裡的鄉村正在發生的一系列變化,看到的是農民寫滿由衷喜悅的笑臉。近幾年,肇東在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落實科學發展觀,城鄉統籌發展,工業項目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惠及60萬農民。

  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現代化,堅持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堅持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實現『大城市』和『大農村』的互動和『交響』,成為肇東市乾部的共識。

  在城市發展不可削弱、農村發展更需要加大投入,而在財政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怎麼辦?面對這一難題,肇東市找到了妙解:城市投入主要依靠經營城市,通過市場手段廣納社會資本,盡可能騰出資金支持農村發展,引導社會各界投資『三農』,參與農村建設,調動全社會各界以多種形式投身農村建設,激發農民改變落後面貌的參與熱情,探索出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的新路。

  2004年以來,肇東對農村基礎設施的直接投入近億元,市財政投入僅佔很小比例。先後采取異地置換等多種方式,建成了市行政辦公中心、廣播電視中心、影劇中心,節省的資金用於新農村建設,先後投資618萬元用於中小學校捨、農村衛生院的維修改造。幾年來,肇東市在扶貧解困、萬戶沼氣池建設等工程的投入資金達到5000多萬元。在肇東市較偏遠的安民鄉,村民們以全新的機制參與到『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中來。目前,已有1000多戶村民家通了有線電視。肇東市黎明鎮,『十年九旱』,從去年開始,農民每打一眼機電井,市政府補助2000元的水泵,肇東市掏出300萬元,鼓勵農民大打機電井,一時間農民自發地打機電井、抗旱保苗,使單井覆蓋面達到400畝,旱情解決了,農民收入提高了。肇東市昌五鎮農民王春輝說:『要是政府不給我們水泵,我們還得等幾年纔能打井。』

  肇東市還把對農民的扶持放在全新的農業觀念和技能上,政府和農技乾部細致周到的服務使農民對生態農業、都市農業、特色農業從概念變為鄉村可見可感的事實。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和乾部的真情幫扶下,肇東初步形成覆蓋全市的蔬菜、奶牛、肉牛、花卉、生豬、中藥材、農產品加工專用原料等8大優質農產品產業帶。農村奶牛、大鵝、蔬菜、中藥材等特色種養業的蓬勃發展,使純粹『種糧吃飯』的農民成為『絕對少數』。全市80%的農戶開始告別傳統農業,從事奶牛養殖、勞務經濟和特色種植養殖等。『十五』時期,肇東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幾年持續快速增長,農民逐漸明白了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經營以及發展城郊農業、現代農業、生態農業、特色農業、都市農業等新名詞的內涵。肇東市奶牛第一大鎮宋站鎮瑞光村的奶牛養殖大戶劉祥,通過發展『奶經濟』,發了家,修了磚房,買了汽車,僅去年收入就達到了6位數。在3年前,他還和大多數村民一樣,依靠傳統農業過著清淡的日子。

責任編輯:孫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