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買彩期待中大獎
『買彩票,中大獎,以後就不用點燈熬油地看書學習了,想乾啥乾啥!』一些孩子為了購買彩票不惜從午餐中省錢。
22日中午,在宣慶中學對面的『生輝』福彩投注站門外,記者遇到了學生彩迷小東,他拿著一張彩票正從投注站走出來。小東是宣慶中學的學生,已堅持買彩票半年多了,每周都買10多注,先後花了數百元錢。他告訴記者,他最多的一次中了20元錢,還中過幾次5元錢。像他一樣他們中學還有很多學生買彩票,希望能中大獎,但最多也就中過20元錢。同學們都有一個『夢想』,只要堅持買下去,一定能中大獎。
香坊區第116中學斜對面百米遠處,有一家『福地彩民之家』的彩票投注站。午休時間,該中學學生陽陽和小林站在投注站門外爭論著彩票買哪幾個號碼。他們兩個人既是同桌又是『合作者』,已合伙買彩票1年多了,一共花了1000元多錢。說起買彩票的錢,陽陽告訴記者,他和小林每人每天都有5元錢的午餐費,一起吃午飯每頓能省2到4元錢,然後合買彩票,中獎了就平分。小林說,經過1年的『鍛煉』,他們現在買彩票已非常『專業』了,從開始時查生日數字、翻撲克,到現在把每期中獎的號碼列成表,研究中獎號碼『走勢』。對於1年來中了50元錢的中獎經歷,兩個人充滿信心地說,只要把中獎規律研究透,一定能中大獎,那以後就衣食無懮了。
校園周邊投注站到處都有
部分學生熱衷買彩,這些開在校園周邊的彩票投注站給他們提供了方便。據了解,哈爾濱市約有彩票投注點1800個,其中很多開在了中小學附近,有的甚至和學校開在同一棟樓裡。
在南崗區解放小學校教學樓人和街一側,一樓的門市房中就有一個福利彩票投注站。記者隨一名未滿16歲的中學生走進投注站,購買了彩票。
在南崗區馬端街上距第13中學不足20米遠的一間倉買店中,一個福彩投注站就開在裡面。放學時間,三三兩兩的學生進來買彩票。其中一名男同學告訴記者,他們都是附近學校的學生。放學乘車沒零錢的時候,就來買注彩票,既破零錢又有希望中大獎。他們班不少同學都這麼做。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十字街與宣禮街交叉口的國慶小學附近,不足學校正門30米遠處就有一家彩票投注站;哈爾濱市第九中學後身不到100米處,有一家順意彩站;在中宣街10號,與風華中學僅一牆之隔的萬德福倉買也有福彩投注點。這些投注站經營者紛紛表示,他們沒聽說過『中小學周圍200米內禁止設立彩票投注站』的規定,也沒有接到過『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彩票』的通知。
家長老師既擔懮又沒辦法
彩票投注點設在學校附近,學生們用午飯錢和零用錢去買彩票,家長和老師們對此都表示懮慮和無奈。
哈爾濱高女士的兒子上小學5年級。最近半個月,高女士發現孩子每天晚上回家都嚷嚷餓。她以為孩子長身體飯量增加了,每天還給孩子的午飯錢增加了3元。一周前,在幫孩子整理書包時,她在書包裡看到四五張過期彩票。在她的逼問下,兒子說因為看很多同學都買彩票,自己也跟著買了幾次,中了5元錢後覺得這樣來錢快,還不費力,就一直從午飯中省錢買彩票,希望能中大獎。高女士說,孩子這麼小就知道投機取巧,長此下去可怎麼行。但她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116中學的一位班主任老師說,學校對於孩子能做到的只能是反復地說教,不斷向學生們講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害處。防止學生沈迷彩票,她還曾把學生家長請到學校,希望和家長一起監督學生,但效果不明顯。彩票投注站向未成年人出售彩票,他們既無權阻止也無處投訴。她認為政府應加強對投注站的監管,設立專門的投訴部門,對向未成年人銷售彩票的投注站予以處罰,堵住未成年人購買彩票的源頭。
哈爾濱市一些學生家長和老師都對彩票投注站向未成年人出售彩票、學生沈迷其中表示出了擔懮,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強對彩票投注點的監管,幫助孩子們遠離彩票。
有關專家助長不勞而獲思想
對於青少年買彩票一事,省社科院有關社會學者指出,買彩票就是一種博彩行為,向未成年人出售彩票,容易使他們形成不勞而獲、期望一夜暴富的投機心理,這對人生觀和世界觀尚未形成的未成年人的成長極其不利。
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的邢曉明指出,作為青少年,他們心理尚未成熟,對博彩的認知能力有限。在買彩票的過程中,很容易形成不勞而獲的心理,影響對學習和生活的態度。如果任其泛濫,不但不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而且有些青少年甚至可能因此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如何從社會的角度去抵制青少年博彩,省社科院社會研究所王欣劍認為,這是一個復合性的問題,應從多層面、多角度去抓。家長和學校應對青少年加強這方面的教育,讓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要腳踏實地地學習,通過勞動創造財富。同時,作為彩票投注站的主管部門,應多從孩子的角度著想,考慮到彩票給孩子們可能帶來的危害,在設立彩票投注站時要遠離學校、遠離學生。監管部門也應加大管理力度,盡快對彩票投注網點進行清理整治,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彩票,為青少年創造一個文明、健康的生活、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