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7日電 26日,黑龍江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黑龍江省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據介紹,這是自1987年以來黑龍江省進行的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
總數上昇
老齡殘疾人佔新增半數
【調查結果】黑龍江省殘疾人佔總人數的比例為5.72%。據此推算,2006年4月1日零時,黑龍江省殘疾人的總數為218.9萬人,比1987年增加了102.1萬人。
【專家分析】此次調查殘疾人數有較大增長,原因有二,其一,人口基數增加近400萬人,導致總量上昇。如果按1987年3.51%的殘疾人比例推算,黑龍江省殘疾人總數比10年前多17.39萬人。其二,年齡結構老化。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衰退,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病、癡呆等發病率和致殘幾率較高。此次調查黑龍江省60歲及以上殘疾人達到86.7萬人,比1987年調查時該年齡段殘疾人數增加了52.5萬人,佔全省殘疾人新增總數的51.46%。而65歲及以上殘疾人佔殘疾人口比例為31.78%,比1987年調查時的23.08%高8.70個百分點。此外,生產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和環境污染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殘疾的風險,導致黑龍江省殘疾人總數增多。
結構變化
肢殘大幅增加智殘下降
【調查結果】按照1987年調查的殘疾類別標准進行比較,2006年調查的殘疾類別結構有三個明顯變化:其一,肢體、視力、聽力言語、精神、多重殘疾人口總量增加、比例上昇;智力殘疾人口總量減少、比例下降;其二,肢體、視力、聽力言語、精神、多重殘疾人口由於總量增加的幅度不同,在殘疾人口總量中所佔比例也發生不同變化。其中,肢體殘疾比重有較大上昇,精神殘疾比重略有上昇,視力、聽力語言和多重殘疾有所下降;其三,智力殘疾人口由於總量減少,在殘疾人口總量中的比重顯著下降。
【專家分析】肢體殘疾大幅度增加受如下多方面因素影響:人口老齡化影響,1987年黑龍江省60歲及以上人口比例為6.05%,2005年該比例上昇到11.34%;腦血管、骨關節等疾病明顯增加;此次調查肢體殘疾標准在第四級也就是輕度殘疾中新增了四種殘疾情況,這四種殘疾情況在我國現行的有關傷殘標准如《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准》、《道路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標准》中已列入較重等級。此外,在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中,工傷、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有所增加,也導致肢體殘疾人口數增加。
專家指出,智力殘疾人數量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歸於10年來人們營養條件顯著改善,優生優育、計劃免疫、健康教育和知識普及以及補碘、改水等乾預措施取得顯效。
精神殘疾
精神分裂比例最高
【調查結果】調查小組負責人指出,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殘疾人這個特殊困難群體中,精神殘疾者的困難更為突出。據介紹,精神殘疾與其他殘疾類別相比比例雖然不高,但比1987年第一次殘疾人調查時增長幅度較大,1987年黑龍江省精神殘疾為5.26萬人,這次調查結果為13.7萬人。
【專家分析】精神殘疾人數增加主要原因是人口結構比發生變化,老年人增多,與老齡化相應的精神疾患如癡呆、器質性精神障礙也增加較多。此外,社會競爭壓力加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專家提醒,在精神殘疾中,精神分裂癥所佔比例仍然最高,是防治重點。
5項措施改善現狀
據介紹,通過此次調查,有關部門對各類致殘因素均有較為詳細的了解,今後,黑龍江省將及早采取多項措施應對,改善殘疾人現狀:
———做好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切實將殘疾人基本生活納入正在建立和完善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並給予特別扶助。如大病救助增加補貼標准、提高最低生活標准、提供公益崗位;
———加強殘疾預防和康復工作,全面推進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建立完善社會化預防和康復服務體系,有效控制殘疾的發生和發展;
———保障殘疾人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力,要為殘疾人特別是殘疾兒童創造均等的教育機會,通過教育,提高他們的素質和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切實改善對殘疾人的服務,要在醫療、教育、文化、信息、環境等方面,努力為殘疾人提供周到的、無障礙的服務;
———進一步加強殘疾人組織和殘疾人工作者隊伍建設,完善有關殘疾人政策,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和殘疾人狀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