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7日電 自12月17日開始,牡丹江大學多名教職工的儲蓄賬戶內的部分存款,被莫名其妙地劃至浙江省支付寶公司某支付寶賬戶。目前據校方統計,受害教職工11人,累計金額達6800餘元。校方已向當地警方報案。
據最先發現該情況的祝老師介紹,牡丹江大學於2005年為全校教職工統一辦理了存折和銀行卡,開戶銀行為中國農業銀行牡丹江市分行。由於存折和銀行卡為統一辦理,所以初始密碼全部為簡單的6位數字,祝老師在收到存折和銀行卡之後沒有更改密碼。12月20日,祝老師去銀行支取存款,被告知密碼錯誤。祝老師辦理銀行卡掛失業務之後,發現自己的賬戶自12月17日開始,每日『消費』了200元,連續3天共計600元。
祝老師很納悶,存折和卡均在自己手中,並且從不外借,為何部分存款會被『消費』掉?她向身邊同事說起此事,發現此事不僅發生在她一人身上。
12月25日,牡丹江大學的滕老師也來到了中國農業銀行牡丹江市分行辦理掛失手續。由於知道該情況較晚,他的賬戶中被連續5日劃走了1000元。他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學校已經有多名教職工出現了該情況,存款在同一日開始,以每日200元的速度被劃走。他們均沒有更改賬戶的初始密碼。
12月26日,記者致電牡丹江大學保衛處後得知,截至目前,該校已經有11位教職工發現這種情況,其中一名教職工僅僅是密碼被人更改,存款沒有丟失,其他教職工均出現存款丟失現象,最高的為1200元。他們已經向當地公安機關報了案。
12月25日,記者隨同滕老師向中國農業銀行牡丹江市分行銀行卡部諮詢該情況,銀行方面表示需要進一步調查之後纔能解答。
12月26日上午,中國農業銀行牡丹江市分行銀行卡部工作人員馬良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說,經過銀行方面的調查,發現這些存款的流向均為浙江省支付寶公司某支付寶賬戶。他們已經與支付寶公司取得了聯系,支付寶公司表示警方介入此事後,纔能提供詳細的資料。
據馬良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部分教職工沒有更改初始密碼,導致犯罪分子在獲取賬號後,較為容易地猜測到密碼,然後通過開通網上銀行業務,進行網上消費或是進行轉賬,達到劃走存款的目地。由於銀行對網上購物的限制,每日最高為200元,所以被盜儲戶的支取明細上纔會顯示出『消費』字樣,出現每日被盜200元的情況。
馬良出示了一份《中國農業銀行金穗借記卡》申請表,其中第十條規定:因密碼失密造成的資金損失,由持卡者自行承擔。他說銀行在向儲戶發放存折和銀行卡時,已經告知了儲戶要更改密碼,所以銀行是可以免責的。馬良表示,他們已經與校方取得溝通,盡早通知可能出現被盜危險的儲戶,讓他們更改密碼。同時銀行方面也會配合公安機關,盡早偵破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