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8日電 69歲的哈爾濱市民趙崑明通過自身打針的經歷,研究發明了3個與打針有關的裝置,全部拿到國家專利發明審批書。
趙崑明1960年從哈工大畢業後,多年從事科研工作。幾年前,趙崑明因患腦血栓,每年都要住院點滴兩次。時間久了,他深深體會到病人長時間點滴的痛苦。尤其是心腦血管重病患者,每次點滴要求每分鍾不多於10滴,因一點就是5瓶藥,他每日的靜點時間平均在18個小時左右。在這段時間裡,他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全靠老伴和親屬輪流守在身邊照看,一刻也不能離人。經常是藥剛點到一半,他和親屬都困得睡著了,回血和滾針現象時有發生。在住院期間,趙崑明發現,他的經歷幾乎在每個患者身上都深有感觸。於是他用塑料、橡膠和報警器等工具,設計出『滾針防護罩』和『蜂鳴輸液報警器』。『滾針防護器』的制作原理非常簡單,就是結合了手表和手套的功能,戴上它,病人的手可以在點滴時自由活動,家長也不必擔心孩子在點滴時亂動。
趙崑明在住院期間還發現,一些人低價收購注射器再高價賣到農村。為此,他用3個月時間發明了『一次性自毀注射器』。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