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8日電 節日臨近,記者在哈爾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了解到,目前警方針對哈爾濱市公共場所易發案的重點區域及犯罪的主要規律特點作出布署,並提示廣大市民提高防范。
據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馮慶革介紹,哈爾濱市扒竊、拎包案多發的地域以南崗、道裡、道外、香坊四個區為主,南崗區是重中之重。今年哈爾濱市發生的拎包案中,數額最大的為1.2萬元,在扒竊案件中丟失最大的數額為1.08萬元。其中,道外、香坊區發案地點以早市居多,時間為早6時至8時左右,被盜者多為中老年人。南崗和道裡區發案地則是商場、超市,時間一般在10時至12時,16時至18時;在快餐廳、飯店裡發生掏兜、拎包案的時間為10時至13時,17時至19時。盜竊分子作案的手段主要是掏兜和拎包,盜竊分子下手的主要目標為女士,尤其是穿戴裘皮等服裝的女士。
記者跟隨刑偵支隊四大隊副大隊長張偉宏走訪了部分易發生案件的現場。在道裡區曼哈頓商城,正對門處安裝了監視攝像頭,一名佩戴對講機的保安在來回巡視。據保安講,由於商場內安裝了大量攝像頭,扒竊分子一般不在商場內作案,而是選擇在商場入口趁顧客掀保溫門簾進出時伺機扒竊。張隊長介紹,當顧客走到保溫門簾處時,一定要先觀察周圍是否有可疑人員,特別當有人擋在面前使你無法前進時,一定要當心背後有人會趁機下手掏竊。
在大福源超市記者看到,一位全神貫注挑選海鮮的女士,將提包隨意放在購物車內,當張隊長走到其身邊伸手拿向提包時,這位女士渾然不覺;在中央商城一樓售鞋處,兩名顧客將提包放在身後、正極為專注地試鞋,張隊長說,如果扒竊團伙想作案,會有一人在顧客前面踢一下鞋盒以分散其注意力,趁機偷走提包。
張隊長說,目前一些扒竊分子在公共場所采取包車作案的方式:下車踩點,發現有作案機會後,有人負責分散目標注意力,其他人迅速拎走提包,離開飯店上車分贓。整個作案過程僅有幾分鍾,且轉移速度快,讓人防不勝防。
警方提示,在公共場所,市民應將財物隨身攜帶或安放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同時,各公共場所應該給顧客提供一個良好的購物環境,在顯著位置粘貼警示標語;場所保安人員應對出入口、人員密集的地方進行控制,及時發現作案的可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