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9日電 針對今年以來部分地區發展生物燃料乙醇的過熱傾向和盲目勢頭,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日前聯合下發通知,要求立即暫停核准和備案玉米加工燃料乙醇項目,並對在建和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而記者從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了解到,該集團500噸/年纖維素乙醇試驗裝置試車成功,以後用玉米秸稈代替玉米等糧食生產燃料乙醇,可以減少糧食消耗量,還是一個變廢為寶的項目。
據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項目開發處處長林明介紹,纖維素乙醇生產是當前國際前沿技術,可以把玉米秸稈變成乙醇汽車中的燃料乙醇,500噸/年纖維素乙醇試驗裝置一年可消耗玉米秸稈約3500噸。肇東市的主要農作物是玉米,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玉米秸稈,這些秸稈只有一小部分被當成飼料和燒柴,其餘大部分都白白爛掉,非常可惜。
『這個項目不僅可變廢為寶,經濟效益也非常可觀。』林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用玉米生產乙醇,3噸可生產1噸乙醇,玉米價格按1000元/噸計算,生產1噸乙醇的原料成本約3000元。而采用玉米秸稈後生產成本就大大降低了。每7噸玉米秸稈可生產1噸乙醇,1噸玉米秸稈收購價格為150元至200元,生產1噸乙醇的原料成本只需1400元左右。
對此,省經委技術創新處一位負責人表示,開發非糧替代燃料乙醇,對國家能源戰略和社會主義農村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林明介紹,500噸/年纖維素乙醇試驗裝置於2006年4月啟動,6月完成設計,9月完成建設,近日投料試車成功。從實驗結果看,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是我省惟一指定車用乙醇生產企業,今年生產燃料乙醇消耗玉米等糧食45萬噸左右,其中玉米和水稻等陳化糧15.15萬噸。纖維素乙醇項目投產後,可相應減少玉米等糧食的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