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免雜費保平安增投入 黑龍江省農村娃上學少三道坎
2006-12-29 15:29:4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高天賦 郭俊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農村孩子在"愛心超市"。

   

在黑龍江省中小學優秀教師支教活動中,學生們在課堂上踴躍發言。

 

哈爾濱市閩江小學優秀教師在蘭西縣農村小學支教。

  東北網12月29日電 今年黑龍江省相關部門在雜費、安全、師資方面出臺了很多措施,明年農村的孩子將不用再為這些難事發愁了。

  免除縣城農村學雜費逯野媽媽不用再發愁

  近日記者從省教育廳得到了一個讓逯野和黑龍江省所有縣城、農村初中、小學家長和學生高興的消息,從明年3月開學起,免除黑龍江省范圍內,縣城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總計325萬名學生的全部雜費。以前雜費標准是農村小學每年60元,初中每年90元;縣城小學每年180元,初中每年220元。逯野的媽媽再不用為逯野的雜費發愁了。而一部分困難學生還將享受免費教科書、免住宿費的政策。

  記者另外獲悉,從明年起,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也將由政府承擔,具體操作辦法,仍在討論中。

  加大農村住宿生的比例軟硬並施保平安上學路

  雙城送子車事故發生後,從國家到省市再到區,都開始整治送子車,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公安部門聯合組織了對轄區內校車的集中摸底排查,逐一建立檔案,消除了存在的隱患,制定了嚴格的送子車准入標准,並進行了駕駛人資格審查和安全教育,並簽訂安全駕駛責任狀,切實增強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守法意識。采訪中,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現在只是在軟件上下了很多功夫,對於選擇比較多的城市學生來說,作用要更明顯。記者了解到,黑龍江省在今年已經完全消除了D級危房,教室的條件已經基本達到一定的標准,從明年開始,教育部門會加大對農村學校配套設施的建設,其中包括食堂和宿捨,而食堂和宿捨的建立,將加大農村住宿生的比例,也將減少乘坐送子車的幾率。

  實施遠程教育和支教工程農村的教育水平穩步提高

  通過采訪,記者要告訴孫慶國一個信息,可能等到他兒子生活可以自理的時候,他就沒有必要再把兒子送到城裡讀書了。目前,國家和省裡已經看到農村教育的不足,在資金和政策上了給了很多支持,在免除所有學生雜費和政府承擔學生公共經費的同時,繼續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和支教工程。在連續兩年投入資金進行農村遠程教育投入、全省農村中小學受益面將達到70%%以上的基礎上,將繼續擴大對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的投入,逐步解決剩餘部分的遠程教育設施,解決農村中小學信息的不足。將從大中城市選派優秀教師,重點支援邊遠貧困地區薄弱學校;由政府承擔工資,招聘大學生去農村地區任教;繼續落實農村『中學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努力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明年,全省各地還將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各種靈活的措施,解決農村教育師資不足的現狀。采訪中,省教育廳的工作人員表示,農村教育中的師資問題是長期形成的,徹底解決需要一定的時間,但現在每年的改善都是有目共睹的。

  鏈接

  黨和國家的莊嚴承諾??免費義務教育

  2005年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五屆全民教育高層會議上宣布:『從明年開始,中國將用兩年時間在農村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

  隨後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全面構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2006年,中國西部農村將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免除學雜費,對貧困生還免費提供教科書,補助寄宿生生活費;中部和東部地區農村到2007年全部免費。同時,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建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捨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2006年至2010年5年間,中央與地方各級財政累計將新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2182億元。

  短短一年過去,人們欣喜地看到,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順利,農村小學初中適齡兒童少年上學貴、上學難問題得到基本解決。截至2006年10月,中央財政共落實改革資金133億元,各地落實改革資金77億元。改革惠及5000多萬名農村中小學學生。西部所有農村中小學都拿到了財政撥付的公用經費,多數省份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水平較改革前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有近20萬名農村輟學學生返回學校,輟學率大大降低。免除學雜費後,平均每個小學生年減負140元、初中生年減負180元,貧困寄宿生可減負500多元。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促進教育公平

  在推進教育公平的進程中,除了『西部農村教育』這個關鍵詞外,還有一個裡程碑:全國人大對頒布了整整20年的《義務教育法》進行修訂,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呈現多個亮點:首次明確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以法律形式保障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立法明確實施素質教育;法律規定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特別是在促進教育公平方面,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更是可圈可點:把教育均衡列為各級人民政府的一項重要責任,明確提出:『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法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法律還規定,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師資力量,組織校長、教師的培訓和流動,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法律同時明確,國家組織和鼓勵經濟發達地區支援經濟欠發達地區實施義務教育。專家指出,這些規定從法律層面上保障了義務教育將朝著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