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開發商在進戶費中玩『模糊』 業主多『中招』
2006-12-31 11:07:4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宗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31日電 在新居進戶之前,許多居民都要交納一筆數額不菲的費用,這筆費用被開發商和房產管理部門稱作『進戶費』。記者近日接到讀者的反映,有許多新入戶居民所交納的這筆費用存在違規『捆綁』收費、價格不統一和界限不清等情況。日前記者對此現象進行了調查。

  『捆綁』收費多違規

  家住哈爾濱市香坊區湘江家園的方女士告訴記者,她是2003年從一家開發公司購買的住房。進戶時,她向房產管理部門交納了8000多元的進戶費,後來她得知,開發商向業主收取的煤氣報警器是違規收費。因為煤氣公司明確規定,近年新進戶小區的煤氣報警器費早已經列入建築成本,煤氣公司直接向開發商收取這筆費用,從未向居民公開收費。一些開發公司以替煤氣公司收費為借口,將這筆費用『轉嫁』給居民。方女士查了一下自己當時交納進戶費的票據,確有『煤氣報警器』一項,交費金額為280元。

  方女士說,他們這個小區的居民當初進戶時每家都交了這項費用,現在他們不知應該怎樣解決。

  類似的違規『捆綁』收費不止煤氣報警器這一項。家住哈市松北一小區的居民劉某說,他去年購置了一套商品房,今年通知他進戶時要先交納2000元的裝修抵押金和480元的垃圾處理費纔能夠得到鑰匙。這個小區的其他居民也都遇到同樣的情況。幾位居民經過商量認為這樣的收費沒有道理,拒絕交費。最後,經物業公司和業主多次協商,達成了裝修抵押金1200元、垃圾處理費200元的協議。

  據哈市物價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煤氣報警器、裝修抵押金或保證金這兩項費用都屬於違規收費,業主有權利不交這筆費用,而且可以向物價局的投訴中心進行投訴或者依法起訴。

  一些居民反映,當初購買房子的時候,一方面不了解相關的政策,不知道哪些是應該的收費項目,哪些是違規收費,所以很容易被蒙蔽;另一方面,開發商明知道有些項目收費不合理,采取『不交費就不給鑰匙』的手段進行要挾,一些居民為了早日進戶不得不委曲求全。

  進戶心切業主被迫掏錢

  除了明確不合法的收費外,在所謂的『進戶費』中還包含了一些界限模糊的收費項目。方女士給記者看了自己進戶費所包含的項目,其中包含包燒費、物業費、垃圾清運費、煤氣安裝費和煤氣報警器費。她說這幾項費用中,除了煤氣報警器是違規收費外,其餘幾項費用中的垃圾清運費是什麼用途,歸誰支配始終弄不明白,很多居民對這項收費都心存疑問。包燒費和物業費通常多預收半年甚至一年的費用,方女士說,如果不是因為進戶心切,這樣的交費方式居民顯然是難以接受的。

  關於垃圾清運費的收取和用途,記者采訪了一家物業公司的負責人員。他說,對於垃圾處理費方面的規定,我們地方上有明確文件,規定垃圾處理費用是200元。但這是在業主認可物業部門幫助處理裝修垃圾的前提下可以收。如果業主自行處理垃圾,這筆錢應該返還給業主。

  對於預收的包燒費和物業費,哈爾濱兆麟律師事務所的譚龍君律師認為,業主交納的費用是用來購買物業管理企業和供熱企業商品和服務的,只有享受了相應的商品和服務的消費者纔能付款;如果需要預付款,也應該征得業主的同意和認可。把本應該屬於物業管理的費用和供熱的費用,通過開發商來強行預先收取,顯然不是一種對等消費。

  『捆綁』、『模糊』收費監管乏力

  許多居民反映,有關部門應當出臺措施對開發商『捆綁』收費、違規收費的行為進行約束。居民張先生說,由於政策信息不夠透明,許多居民在進戶時該交什麼費用,不該交什麼費用,都非常茫然;買房時由於進戶心切開發商讓交什麼費用就交什麼費用,等到交完費發現問題再去找開發商理論,很難有什麼結果。即便是了解政策法規的居民拿著有關文件找開發商也無濟於事,許多開發商對政府部門的文件置之不理。不交錢就不給鑰匙,不讓進戶。

  就拿進戶費中的煤氣報警器一項為例,對開發商最有約束力的當屬物價部門。因為目前哈市物價部門執行的關於新建住宅居民進戶收取費用的通知明確規定,1999年11月15日以後(預)售的商品房、經濟適用住房,煤氣報警器計入房屋售價,不得另行收費。物價部門稱,如果發現開發商私自向居民收取這項費用,居民可以向物價部門投訴。但記者以居民身份向哈市物價投訴部門反映了開發商違規收取煤氣報警器費用的情況後,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向領導反映,至於什麼時候能有處理結果,甚至什麼時候給居民一個答復,這位工作人員一再表示不能確定。

  已經明令禁止的收費項目尚且制止不了,何況處於『模糊』狀態的收費項目?記者通過相關渠道了解到,目前南方許多城市對進戶費采取了『一價清』的收費方式,規定開發商對購房者最終結算時只能實行一個價格,所有的費用都納入商品房價格,不得另行收費。防止了『捆綁』收費、模糊收費帶來的問題。

責任編輯:張喜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