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日電 大慶是一座隨著油田開發建設而發展起來的資源型城市,大慶城市建設經歷五次飛躍。
1、油田礦區向城市轉化
油田開發初期,按照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工農結合、城鄉結合、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礦區建設方針,建設了大量乾打壘和磚平房工人村,有效地解決了當時艱苦條件下職工生活問題,形成了典型的礦區規劃建設模式,其特點是居民點布局『點多、線長、面廣』,到1979年,全市共有大小居民點300多個,形成較為分散的城市格局。1979年後,按照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設美麗的大慶油田』的指示,大慶市由油田礦區向城市轉化,大慶城市建設實現了第一次飛躍。
2、布局由分散向集中發展
1985年頒布實施了第一部總體規劃———《大慶市城鎮建設總體規劃》,遵循『地上服從地下』、『讓開油田、建設兩廂』、以及後來提出的『分片組合、相對集中』的原則,促使城市布局由高度分散向相對集中發展,城鎮面貌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建設實現了第二次飛躍。
3、確立建設高科技城市發展目標
進入90年代以後,市委、市政府確立了建設中國北方高科技城市的發展目標,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城鄉面貌日新月異。隨著大批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及住宅、文化教育、環境工程的規劃建設,進一步改善了城市環境,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先後被評為1999年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等稱號,城市建設實現了第三次飛躍。
4、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
1998年以來,城市建設開始了第四次飛躍,相繼建設了萬寶、東湖等一批環境優美的居住小區,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建設了東城區污水處理廠等項目,為我市被評為國家模范城奠定了基礎;完成了東城區生活飲用水淨化一期工程等項目,使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建設了『三所一站』、人民醫院等項目,提高了城市整體形象;建成了東乾路立交橋、鳳陽路跨線橋和世紀大道,拓寬臥龍路,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狀況;完成了王府新村、新站鎮、喇嘛甸鎮等示范村鎮的規劃建設工作,使全市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5、打造現代大都市
跨入新世紀,大慶市瞄准了更高的目標,即『特大型城市、生態園林型城市、區域性中心城市和高科技現代化城市』,全面實施城市化戰略、生態建設戰略、功能建設戰略和經營城市戰略,到2020年,將大慶建成黑龍江省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多元產業綜合發展的石油、石化基地,世界知名的中國石油城市;城市風貌將形成以石油產業景觀、高品質現代化城市景觀為特色,草原、濕地、湖泊等自然景觀為襯托,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城市總體風貌,構築綠色空間相隔,快速通道相連,湖澤水系相通,森林草原環擁,湖在城中、城在湖邊,藍天、碧水、綠地相互輝映的高科技現代化生態園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