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4日電 截至2006年12月31日18時,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哈爾濱鐵路局滿洲裡站,進出口運量達到2105.8萬噸,同比增長453.6萬噸,增幅27.5%,創下建口岸以來的最高紀錄。哈爾濱鐵路局綏芬河口岸進出口運量突破804.8萬噸,同比增加31萬噸,增幅達4.1%,刷新該口岸進出口運量新紀錄。
位於濱洲鐵路與歐亞國際運輸大通道交匯處的滿洲裡火車站,被稱為歐亞大陸的橋頭堡,承擔著國際貿易貨物進出口運輸的重要任務。經過擴能改造的滿洲裡站,進出口貨物吞吐能力大幅度提高。進入21世紀,口岸進出口運量已經連續六年實現強勁增長,從2000年的543.4萬噸到目前的2100萬噸實現六年六級跳。
2006年,中國『俄羅斯年』帶動中俄貿易快速增長,俄羅斯進口原油迅速增長,12月下旬已突破800萬噸,同比增長70%多。為適應口岸運輸發展需要,鐵路部門通過優化運輸組織,加大口岸原油、木材、化肥的換裝力度,積極與『一關兩檢』配合,共同提高口岸通關效率,使進口貨物驗關速度大幅提高。過去需要一小時的工作,現在10分鍾就可完成。
另據了解,綏芬河是全國第三大陸路口岸,也是國內最大的木材進口基地之一。2006年日接俄羅斯重車最高達14列,達到口岸日接卸最高值。這個當年建口岸時設計最大接卸能力只有80萬噸的口岸站,經過多次擴能改造,進出口貨物吞吐能力大幅提高,進入21世紀更是以超常速度發展,每年口岸運量以百萬噸的速度增長,從2000年全年進出口運量的302萬噸,到2006年的804.8萬噸,連續6年刷新紀錄。
據專家介紹,口岸運量每年增加100萬噸,將為國家和地方增加財政稅收1個億。2006年這個口岸積極向內部挖潛,增運增收,通過優化運輸組織、搶裝搶卸,科學調度指揮,減少重復作業,壓縮作業時間,與『一關兩檢』密切配合,使通關效率大幅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口岸運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