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6日電 2006年12月30日晚,哈市松北區楊某騎摩托車在松花江冰面行駛時不慎墜江失蹤,這是今年入冬以來警方接到的第三起人車墜江失蹤事件。
記者通過調查走訪發現,盡管江面復雜危險、清溝不斷,但這些危險卻難以阻擋冒險者的步伐。5日,記者體驗采訪發現,如果步行橫穿江面來往於市區與松北之間,單程只需30分鍾,而乘客車要60多分鍾。有關人士說,過江難或許就是住在江對岸的村民冒險過江的根本原因。
行人、自行車、三輪車紛紛橫穿江面
5日10時,記者來到了哈市道外區北頭道街的松花江江面,這裡便是松北區松浦鎮村民楊某在2006年12月30日墜江的地點,前面的江面清晰可見到流淌的江水,有的江面上也只有一層薄冰,而就在不遠處,許多市民正行色匆匆地從這裡來回走過。
記者拉住一名年青人詢問從這裡應該如何過江到對岸,年青人稱,他在岸上看到許多人在江面上行走,也想下來試探一下,結果看到江面有許多地方沒有凍實,所以沒敢走。
正在記者猶豫時,一名村民模樣打扮的男子騎著自行車從江對岸過來,看到記者正在尋找過江的路,男子立即向記者介紹起來,『順著這條路向左走200米,到鐵路橋下就有一條道,我們每天都從那裡來回過江。』男子家住江北松蒲鎮,這次過江是到江南岸來買東西,他自稱冬天從江面上行走已經有好幾年,因為有經驗所以感覺不會有危險。
隨後,記者按照這名男子提供的線路向冰面上走去,順著土路一直走了約有20分鍾,來到了男子所說的鐵路橋下的一處冰面,這裡的冰面較周圍的冰面凍得結實,因此許多人都從這裡過江。
記者站在該處20分鍾的時間裡,約有20人步行從此過江,兩名男子騎自行車從這裡的江面經過,還有兩名男子騎著三輪車拉著柴草等物過江。
據騎三輪車的男子講,他家住在江對面船廠附近,每天他都要騎三輪車從江北到江南來割柴草運過去,騎三輪車過江只要十幾分鍾就到了,如果不從這裡走,坐客車不僅要花錢,還需要一兩個小時纔能到,相對比較,當然這種方法省事、省時又省錢。
記者順著有足跡的江面試探向前走去,沒想到走了約有200米之後江面便出現了很多岔道,因為不熟悉江面,因此無法前行。記者在行走時看到,許多沒有行走痕跡地段的江面冰凍並不實,如果不熟悉江面的情況十分危險。
行人走江需要30多分鍾
11時30分,記者來到道外區北十二道街的江面,這裡同樣已經被來往過江的人踩出了一條通道,記者停留在這裡20分鍾,約有20多人來回過江。
一對老年夫婦剛剛從江北走到江南岸,記者見狀立即前去諮詢。據老夫婦介紹,他們在松北區沙坨子鎮居住,每天他們都要從江面上走到江南來看親戚,順便買些東西,每次從江面走到對岸的時間大約在30分鍾左右。
一位市民對記者說,很多人都從這裡走,開始他們也不敢走,但是不從這裡走路途又太遠,後來慢慢地敢走了,感覺從冰面上行走很省事又省時省錢。
正在記者站在岸邊觀望時,一名摩托車駕駛員走近記者,聽說記者要過江。摩托車駕駛員稱可以拉記者過江,從這裡到船廠需要5元錢,可以將記者送到對岸。記者靠近冰面看到,江面上結凍的冰面十分不平,可想而知,摩托車行駛在上面是多麼的危險。而2006年12月30日晚,楊某也是因為騎摩托車視線不好而墜入江中的。
乘客車全程一個多小時
記者通過在這裡來往經過的市民得知,從江北到江南岸的松蒲鎮和沙坨子除了在冰面上走過以外,還可以到道外區的瑪克威商廈門前乘坐54路公交車。
14時許,記者在道外區北十二道街的江邊步行了約有十幾分鍾到了瑪克威商廈門前。15時許,記者乘上了一輛開往江北的54路公交車,公交車經公路大橋方向向江北駛去,大約一個多小時後,公交車到達了松浦鎮,記者上了車。車上一名松浦鎮的村民對記者說,雖然乘坐公交車費的時間長一些,但是感覺十分安全,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一般都是乘坐公交車。
據哈市公共交通管理處黨群辦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東江橋封閉後,54路公交車為了方便市民乘坐改道運行,改道前的線路總長為24.1公裡,改道後的線路總長為34.4公裡,改道後不僅司機的工作強度增加,而且客車油費的支出也增加了,但是公交車兩元錢的車費卻沒變。但是開始的時候由於運營時間過長,導致線路客流驟然下降,一些乘客寧可冒險徒步橫穿松花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松浦鎮自然人口3萬多,目前出行難、到江對岸難已經迫在眉睫,而哈市公共交通管理處也出臺了一些為市民服務的措施,保證江對岸的村民正常出行。
封江至今兩死五失蹤
從2006年12月5日開始,為預防行人和車輛在冰封的松花江上發生危險,哈爾濱市公安局下發『封江通告』。水上民警隊的民警在市區內江邊設立了近百個禁止過江的警示牌。
12月10日,一艘大船和兩艘小船在松花江哈爾濱段新發鎮蘇家屯附近被突如其來的流冰困住無法行駛。11日晚,前來營救的一艘大船同樣被困,15日,被困5天的船只終於脫險。
此後,松花江段先後發生3起人、車墜江事件,其中兩人證實死亡,5人失蹤。而3起事件出奇的相似,墜江人都是夜間在松花江江面行走和行駛,因對江面不熟悉、視線不好而墜入清溝內。
民警無奈面對過江人
5日16時許,記者來到了水上民警隊。面對每年冬天都會吞人的現象,民警們也感覺束手無策。
據水上民警隊打撈隊隊長馬輝介紹,今年松花江封凍後,水上民警隊立即對江面進行了勘查,確定松花江哈爾濱市區段共有清溝十幾處。針對清溝的分布狀況,他們於12月初在江堤的醒目位置設立了30多塊警示牌,可許多市民仍然在江面上行走。入冬以來,松花江冰面也發生了多起行人在冰面上行走墜入江中的事件,由於救援及時,墜江者都被及時救出。水上民警隊打撈隊的隊長、具有多年江面打撈經驗的杜文舉對記者說,10年前,松花江段允許行人行走,後來因為江上面的溝排出溫水,致使冬天的松花江江面上出現了多條清溝,清溝上面有一層浮冰。因此冬天的松花江面除了極有經驗的人之外,其他的人根本看不出來哪裡有清溝,尤其是雪天過後,清溝的上面有雪,更是不容易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