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多措並舉『改』出一個公平就醫大環境
2007-01-11 15:04:3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米娜 王彥 賈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1日電 近日,媒體首度公開了國家醫改方案,方案指出:醫改要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制度和進行公立醫療改革四項基本制度。權威人士稱:此四項基本制度初步勾勒出衛生部醫改新方案框架。圍繞醫改方案出臺和黑龍江省醫療衛生工作實際,記者訪問了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傾聽了他們的現實設想及深度思考。

  難點重點在農村:規范設置村衛生所堅決取締無證行醫

  省衛生廳農村衛生管理處處長孫希昌認為,對黑龍江省來說,解決全民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保健的重點和難點均在農村。孫希昌說,發展農村衛生事業,當務之急是完善農村三級網的功能。堅持政府主導,適度引入市場機制的原則,統籌運作縣域內衛生資源,逐步形成『體系比較健全,條件比較完善,水平比較可靠,價格比較低廉,反應比較迅速,應用比較方便』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與此同時,要規范設置衛生所,堅決取締農村無證醫療機構和一人執證分散執業的村衛生所,嚴格規范村醫執業和治療行為。重點劃分好縣域內中心衛生院和一般衛生院的功能。推行農村三級網功能的有機聯系。


  完善醫療救助在社區:每年培訓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各2000名

  省衛生廳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處處長姜相春說,對黑龍江省城市社區來講,建立完善的醫療救助體系的基礎和前提是服務機構的設立和人纔的培養。她說,黑龍江省到今年11月底完成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標准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建設。黑龍江省計劃每年培訓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各2000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定點醫療保障范圍達到75%。

  姜相春說,2007年,黑龍江省城市用於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經費要達到行政區域內常住居民每人每年8元標准,2008年每人每年要達到10元標准。有條件的市地可高於上述標准。具備條件的縣級市政府可在市區先行試點,省財政比照城區給予補助。以後年度各級財政視經濟發展情況,逐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准。


  發展基層醫療是關鍵:多向防病工作投錢控制大醫院擴展規模

  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經濟教研室主任劉國祥教授認為,新一輪醫改思路已經開始觸及醫療體制問題。全民衛生保健制度正在建立,然而,應當看到,這種改革還僅僅處於起步階段。劉國祥談到,改革之中政府要解決好投入的問題,建立起穩定的可以保障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西方國家衛生事業的發展靠稅收支橕,有法律保障,我們的政府如果在資金撥付和數量方面能夠形成制度的保障,纔會真正加大對衛生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同時,劉國祥談到,衛生行政部門在行政職能方面過『弱』,好多事情需要工商、藥監等多個部門之間相互協調,造成只能管得了醫療機構而面對就醫群體無從抓起這一社會現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大衛生觀和小衛生觀』間的矛盾,行政作為必定受到限制,他強調:『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解決,很多問題解決的力度和進度還是會受到影響。』

  劉國祥談到,目前,黑龍江省的醫院,尤其是大的三甲醫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發展已經超出規模,『改革的關鍵是要把基層醫療機構發展起來,協調好社區衛生發展和整個衛生資源規劃之間的矛盾問題。』必須適當控制大醫院的發展數量和規模,加大力度建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網絡,否則,就會造成有限的醫療資源的浪費。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