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龍大公司引進荷斯坦等進口高產奶牛胚胎2000枚,利用胚胎移植技術進行繁育,通過胚胎移植培育的種公牛,在市場上銷售看好。張春祥 攝
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高淀粉玉米之鄉』的海倫市,今年種植100萬畝玉米普獲豐收,總產可達5億公斤左右。金育德 邵國良 攝
東北網1月12日電 發揮現有優勢建設全國粳稻基地省,不僅有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更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關乎國計民生。因此,日前結束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生產,加快全國最大粳稻基地建設步伐的任務目標。
據介紹,黑龍江省早在2005年就開始謀劃建設全國最大粳稻生產基地省,目前規劃已制定完成,並報國家申請立項。規劃目標具體分兩步走:第一步,到2015年,全省水稻面積發展到3800萬畝,平均畝產達到515公斤;第二步,到2030年,全省水稻面積發展到5000萬畝,平均畝產達到600公斤。
省農委副主任王兆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今年開始黑龍江省將從五個方面入手切實推進粳稻基地建設,一是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為水田發展提供科學而充足的水源保障。二是大力推廣應用優良品種。力爭每3~5年更新一次,使單產提高10%以上,逐步發展超級稻。三是實行良種良法結合,實施水稻生產標准化。到今年底,全省要基本實現大中棚育秧;到『十一五』期末,水稻生產全部應用增產增效成熟技術——旱育稀植和超稀植;普及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推廣葉齡診斷技術。四是努力實現水稻生產機械化。從解決水稻生產重要環節的機械化入手,盡快增加水田整地機械數量,力爭在『十一五』期末,水稻機械整地、插秧、收獲機械化程度分別達到98%、44%和57%。五是切實搞好病蟲害防治,加大投入,建立防治病蟲害的長效機制,確保水稻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