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5日電 新年伊始,我市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今年無春是寡婦年,婆婆要給兒媳婦買金珠戒指,纔能轉運避邪。由於傳言四起,讓一些首飾店及金店的老板忙得不亦樂乎。
『轉運珠』火爆熱賣
2007年元旦期間,記者在各大商場的黃金首飾專櫃,看到一幕幕銷售火爆的場面:櫃臺被圍得裡三層外三層,櫃臺裡五六個營業員更是忙得團團轉,收銀臺前也排起了等待交款的長隊。什麼商品能有如此大的魅力,激起人們如此高的購買欲?原來,唱主角的竟是一個個小小的黃金『轉運珠』。
1月1日,記者在匯博廣場一樓的黃金檢測中心看到,櫃臺前已被人圍得水泄不通,站在外面的人們還是一個勁地往裡擠。
順著人流,記者也擠了進去。此時,櫃臺的服務人員正在抓緊時間編著一種用紅色珠子串成的戒指,在戒指中間,一個金燦燦的24K空心金珠被穿在中間。
在百貨大樓一首飾櫃臺前,許多女士也紛紛擠到前面購買『轉運珠』,玻璃櫃臺險些被擠碎。
一位60多歲的劉姓大娘一邊往裡擠一邊說:『快讓我進去,我得買兩個。』
傳言神化了『轉運珠』
一位從事多年黃金銷售的珠寶商告訴記者,黃金火爆銷售的這種場面,多少年都沒看到了。顧客購買『轉運珠』,是從2006年的11月開始的,當時社會上有一種傳言,說2006年是閏7月,而7月又被稱為『鬼月』,流年不利,兒媳婦將遇到一劫,需要婆婆買個足金的珠子,纔能保佑兒媳婦平安渡過此劫,並美其名曰『轉運珠』。那時,每天能賣五六百個,有時候上貨都來不及,還出現過斷貨。隨著豬年的臨近,這個傳言又有了新的版本,這『珠』與『豬』諧音,預示豬年交好運,婆婆送珠子,可使兒媳的運氣蒸蒸日上。
『轉運珠』轉火了編織者
在百花園市場賣玉器的小張,這陣子連貨都顧不上進了,天天特別忙,忙啥?忙著編『轉運珠』戒指、項鏈、手鏈或手機鏈的紅繩。因為忙,甚至休假在家的丈夫,也被她動員到店裡幫忙了。
小張告訴記者,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想出來的,老婆婆給兒媳婦買『轉運珠』。再後來發展到手鏈、項鏈、手機鏈,開始是一個珠,後來是兩個,三個,甚至更多。
編一個戒指的紅繩手工費5元,小張夫妻倆每天都要編100多個,要說成本,除了人工,就是一根紅線錢。
『轉運珠』轉暈了老婆婆
聽說『轉運珠』可以為兒媳婦轉運,還可以避邪,這可忙壞了有3個兒媳婦的王老太太。她在老伴兒的陪伴下,立即尋找賣『轉運珠』的商場。
經人介紹,王老太太在中環廣場一樓一家首飾店終於找到了賣『轉運珠』的地方。這裡的『轉運珠』還真不貴,90元到200元不等。她和老伴兒一商量,給3個兒媳婦每人買了一個160元錢的『轉運珠』。
家住東市場小區的劉老太太,有5個兒子,3個兒子已結婚,還有2個兒子已經有了對象,也就要結婚了。自打鄰居老太太們紛紛給兒媳婦購買『轉運珠』,王老太太犯了難,買吧,仨兒媳婦不說,還有兩個即將要成為兒媳的姑娘,給仨兒媳婦買,也不能不給兩個未來的兒媳婦買,可5個珠子,少說也要將近1000元,這對靠退休金生活的劉老太太來說,不是個小數目;不買吧,又怕兒媳婦挑禮。
俗話說:『婆媳和,全家和。』最終,劉老太太咬咬牙,也擠進跟風的人群,買了5個。因為人多,沒有挑選,珠子拿到手後,老太太纔發現,5個珠子克數各異,老太太又郁悶上了:『這可咋分呀?』
傳言都打經濟牌
婆婆給兒媳婦買『轉運珠』,並非今年纔有的孤例,往年也有很多類似盛行的傳言。
幾年前,在我市有這樣的一種說法,一年內無春,要吃桃罐頭纔能逃出不吉利的運氣。吃了桃罐頭的有沒有逃出厄運?沒吃桃罐頭的是不是真的大禍臨頭?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了,但那一年,我市的桃罐頭賣得脫銷卻是不爭的事實。
兩年前,也是因為年頭的原因,盛行岳母給女婿買紅襯衣,那年,紅襯衫賣得異常火爆。
縱觀其變,這些傳言有三個共同特點,一是危言聳聽,二是必在春節前後出籠,最關鍵的是無不與某種商品掛鉤。
『轉運珠』避邪屬無稽之談
『寡婦年』不宜結婚,『金豬年』適合生育?『轉運珠』能避邪,『桃罐頭』能消災?全是牽強附會、隨意比附引申而來。
婆婆給兒媳買『轉運珠』避邪的說法更是子虛烏有,毫無科學根據,以訛傳訛後,商家為追求經濟利益推波助瀾,這纔造成了這種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