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電 記者從省物價局監督檢查分局獲悉,2006年全省共查處4509起價格違法案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8%,價格違法金額740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1%,實現經濟制裁總額6822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昇3.3%,其中退還用戶328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昇21.5%。其中,涉農、教育、醫藥方面亂收費現象仍很突出。
據省物價局監督檢查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06年全省各級價格監督檢查部門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開展了涉農、教育、醫藥、電力、成品油價格以及商業促銷和電信價格欺詐監督檢查。其中,在涉農和農資方面共檢查了2847家化肥生產流通企業,查出化肥價格違法案件223件,經濟制裁額19.59萬元。黑河市重點檢查了農村用電和用水、計劃生育、農機年審、小拖拉機養路費等涉農收費,查出亂收費24萬元,維護了農民的切身利益。
圍繞群眾『看病難』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醫藥行業的重點檢查。全省共檢查了1727家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覆蓋面為34%,查出價格違法金額3016萬元,經濟制裁538.4萬元,其中退還消費者8.5萬元,進一步規范了藥品價格和醫療收費秩序。
針對群眾『上學貴』的問題,重點檢查了3435所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覆蓋面達25%以上,查出價格違法案件855件,經濟制裁總額1943萬元,其中退還學生和家長1374萬元。同時還專項檢查了教育收費公示制度的落實情況。
該負責人講,在對150家電力企業的檢查中,共查處83起價格違法案件,實現經濟制裁382.71萬元,制止了電力行業利用壟斷地位亂收費和亂加價的價格違法行為。特別是雞西市物價局,經過艱苦攻關,破解了電力企業的YS2000收費操作系統軟件,從中發現了多計電量等問題。
成品油市場價格專項檢查和市場巡查中,全省共檢查了102家石油公司和煉油廠及1672家加油站,覆蓋面達60%以上。僅綏化市就查出違法案件16起,查處違法金額36.4萬元,經濟制裁24.7萬元。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執行成品油配送制度;超規定價格銷售;串號銷售;批零搭售;不執行明碼標價等。關於涉企收費試點檢查方面,國家和省及哈市聯合檢查組在哈市人防辦、工商、質監、環保、國土、建委等部門和單位,查出亂收費和不合理收費1.99億元。
對電信、商業促銷價格欺詐行為檢查過程中,全省各級價格部門查處了260多起價格欺詐案件,罰款67.97萬元。其中從電信企業的宣傳廣告和群眾價格舉報中查找線索,查出電信企業不標示或含糊標示價格附加條件、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價格承諾、使用誤導性語言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等價格欺詐案件70多件,實現經濟制裁總額近200萬元。
另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共受理『12358』價格舉報19151起,已辦結18734起,辦結率達到97.8%;經濟制裁395.8萬元,其中退還群眾260.5萬元,及時化解了由價格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