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讓農村婦女年輕20歲——農村新能源改變農民傳統生活方式
2007-01-16 09:32:5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農戶在使用沼氣燃氣做飯。

    

海林農場建設的大型沼氣站。

  東北網1月16日電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柴火滿村垛,風吹柴草飛』、『抱著柴火上小樓』、『室內現代化,室外髒亂差』等現象愈發顯得不和諧。如今,沼氣、秸稈、太陽能、風能,這些各具優勢的可再生能源日漸興起,改變了農民的傳統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開啟了農民的新生活。

  望奎縣廂紅五村的20戶農村能源技術集成組裝示范一條街,每戶佔地面積500平方米,建有太陽能保溫住房、太陽能保溫豬捨、12立方米沼氣池,年產沼氣500立方米、沼肥16噸以上,僅庭院生產生活增收節支一項就達到1.2萬元。村民田秀珍已經55歲了,可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她就是因為使用新能源,豬、沼、菜、廁『四位一體』建設庭院內的生態鏈,而獲得了中華神內農機推廣獎,成為我省惟一的一位農民獲得者。她說:『使用沼氣讓我們這些農村婦女告別了煙熏火燎的「鍋臺轉」生活。』

  望奎縣縣長顧百文對記者說:『截至目前,全縣2000多農戶已經使用了新能源,告別了「燒柴做飯煙熏眼,糞水蚊蠅滿庭院」的髒亂差環境,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在海林農場,他們建成的大型沼氣站,不僅讓農民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還打破了北方寒區不能建設大型沼氣站的禁區。現在,沼氣站每天生產的1200立方米高質量的清潔沼氣,24小時供應場部地區居民,在灶旁輕輕一擰,藍色的火焰就騰然而起,使用十分方便。

  省農委副主任、省農科院院長韓貴清對記者說:『「一池三改」(建設一個沼氣池,配套進行改圈、改廁、改廚建設)項目不僅美化、淨化了環境,而且使農村婦女獲得了又一次解放,減輕了煙熏火燎之苦,一下子年輕二十歲。』韓貴清介紹,去年黑龍江省1億多元投向農村能源建設,相當於前三十年投入的總和,一舉超過全國其它省份。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