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電 今年是新課程改革後初中生的首次中考,究竟中考怎麼考?師生和家長心裡都沒有底。由哈市招考辦組織相關教師歷時3個月編寫、審定的中考《考試說明》已於15日下發到教師和學生手中。《考試說明》確定了今年中考的試題題型和難度系數,並注明考試的變化,給准備復習備考的師生指明考試方向。記者當日對哈市教育局副局長叢傳忠進行了專訪,幫考生、家長和教師解讀《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說明》)。
三個理由促《說明》出臺
『新課程標准』是新課程編寫的依據和2007年中考命題的依據,是指導教學工作的准繩。但是,它和使用舊教材時參照的『教學大綱』相比彈性較大。一種情形是,即使是一個版本,『新課程標准』中提出的部分內容,在教學中卻未涉及;第二種情形是,教材中有些教學內容在『新課程標准』中沒有具體要求。上述兩種情形和不同版本教材知識體系等存在較大差異,給師生帶來了困惑,而《說明》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
『新課程標准』提出的教學要求比較籠統,需要把知識內容再進行明確和細化。而《說明》就做到了這一點,並將此做為考試范圍,確保考試內容不超綱、不超線,這樣就使學生、教師在復習中有了目標和遵循,克服復習工作的『盲目性』。
『新課程標准』對題型,試卷結構,考試時間,試題難度,試卷長度不能也無法提出具體要求。而《說明》卻對這些都給出了明確說法。
體現『六個結合統一』
《說明》的內容由五部分組成:一是命題原則,二是考試范圍,三是考試內容,四是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五是參考題型示例。同時《說明》體現了『六個結合統一』:
新理念和原『考試說明』的結合統一。《說明》的編寫在新課程新理念的引導下,吸納和繼承了使用多年的原《考試說明》中的精華部分,尤其是在知識目標上。
復習指導與教學引領結合統一。《說明》既是指導2007年中考復習的指導書,也是新課程實施的引領書。因為《說明》中的理念、學習目標、復習內容、參考題型示例等,對新課程教學都具有典型的示范性和具體的操作性。
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結合統一。《說明》的創新點在於,不但給出了知識技能的多層次能力目標,還在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諸方面提出目標和要求,這樣就突出了新課程的導向性。
『新課程標准』和『教科書』的結合統一。在編寫《說明》的過程中,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以『教科書』為載體,《說明》找准了三者的結合點。《說明》中的每一個目標都落實到『新課程標准』和『教科書』的某一位置上。但指導教學的仍然是『新課程標准』,而《說明》僅供2007年中考復習指導用。
不同版本教材考試內容的結合統一。《說明》中的各科考試內容,都盡力做到選取多個版本教材的公共部分。
參考題型示例體現了考試題型、難度、應用的結合統一。在題型方面針對不同學科特點給出了主觀性和客觀性試題示例,給出了基礎題、探究題、開放題、綜合題、實驗題等題型示例;在難度上給出了容易題(難度系數為0.7以上)、中檔題(難度系數為0.4~0.69)和較難題(難度系數為0.39以下)的示例,在應用上體現了學科自身的綜合,學科間知識的綜合,以及學科知識與生產生活實際綜合等。這樣就為學生怎樣復習指明了方向。
復習和講課要吃透《說明》
要看清楚說明中對2007年中考的要求有哪些變化。例如語文學科:現代文閱讀取消了課內閱讀段,完全考課外閱讀段。英語學科的考試時間由90分鍾增加到100分鍾,分值仍為120分,試題難度和試卷長度不變。哈市今年中考之所以在語文和英語兩個學科上變化,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減負。
要把握住《說明》中的知識內容和知識結構。老師不要給學生講《說明》以外的知識內容,要對《說明》中的知識挖掘其內涵和外延,逐漸把知識點變成知識鏈,最後構成知識網。使學生形成初中階段完整的知識系統,為後繼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要吃透和研究參考試題示例或參考題型示例,把握好深度、廣度、難度和坡度。學生復習不搞『題海戰術』,不練偏題、怪題和計算繁雜的題目,也不猜題和壓題。要講解解題規律和解題方法,做到講透一道題,能當十道題和百道題,起到融匯貫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