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9日電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全省各地、各部門和各單位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發展指導原則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突出煤礦安全,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加大隱患排查整改力度,落實責任,加強監管,強化基礎,使全省安全生產形勢保持了總體穩定,各類事故死亡人數『十五』以來首次降到3000人以下,比國家下達的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少死亡39人,實現了『十一五』時期的良好開局。
事故總量有較大幅度下降。全省共發生各類事故18419起,同比減少3621起,下降16.4%;死亡2949人,同比減少203人,下降6.4%。其中死亡人數同比,煤礦減少120人,下降30.2%;建築業減少7人,下降10.1%;火災減少16人,下降27.6%;水上交通減少31人,下降93.9%;鐵路交通減少28人,下降9.5%。
特大事故明顯減少。2006年發生一次死亡10至29人特大事故3起,同比減少2起,下降40%;死亡53人,同比減少178人,下降77.1%。沒有發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別重大事故。
大多數地區和行業領域安全狀況相對穩定。全省13個市(地)和省農墾總局、省森工總局、哈爾濱鐵路局、龍煤集團17個統計單位中,有13個統計單位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考核指標以內,佔76.5%。
有12個統計單位事故總量比上年下降,佔70.6%。全省億元GDP事故死亡率0.48,下降15.8%;工礦商貿企業十萬從業人員死亡率5.01,下降21.2%;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6.94,下降15.1%;煤礦百萬噸死亡率2.70,下降34%。
但是,全省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一是煤礦重特大事故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二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持平,沒有下降。三是哈爾濱、雞西、鶴崗、伊春等地區和單位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上昇。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不認真,主體責任不落實。二是一些地方安全生產工作力度存在層層衰減問題。三是一些深層次問題仍然存在。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尚未從根本上改變;一些行業管理相對弱化,安全監管體制不健全;安全投入不足,欠賬較多,安全基礎比較薄弱;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安全技術培訓教育相對滯後;違法違紀、失職瀆職、腐敗等現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
2007年,要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解決煤礦安全生產突出問題切實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等重要文件精神和安全生產工作一系列部署,把2007年作為安全生產『落實年』和『攻堅年』,堅持不懈地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深化煤礦瓦斯治理、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和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堅決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繼續保持其他領域事故下降的態勢,實現全省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