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市農民收入平均增幅首次超越城市居民
2007-01-23 05:41:5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楊興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3日電 記者從哈爾濱市統計部門獲悉,2006年哈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1230元和4405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6%和9.9%。面對這兩組數據,有關人士用『一喜兩懮』來評價農民增收情況。

  農民收入平均增幅高於城市居民

  喜是一喜。近3年來,哈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增幅首次高於城市居民。2004年至2006年,哈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分別為23.1%、10.6%和9.9%,平均增幅為14.53%。而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分別為13.1%、12.6%和11.6%,平均增幅為12.43%。農民人均收入增幅比城市居民高出2.1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呈現歷史上最好的同步增長態勢。更為可喜的是,哈市農民人均純收入近3年平均增幅,分別比全省及全國高出2.03和8.2個百分點,前兩年平均增幅略高於長春、沈陽等鄰近城市。

  城鄉收入差距仍呈擴大趨勢

  懮有兩懮。其一是農民收入與城市居民的差距仍呈擴大趨勢。2004年至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8940元、10065元和1123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3623元、4006.4元和4405元,城市居民收入分別是農民的2.47倍、2.51倍和2.55倍。其二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從前兩年的兩位數又回落到一位數。

  農民增收難度加大

  市農委副主任張鐵光認為,農民增收喜中有懮的主要原因是農民增收難度加大。

  一難是政策已基本『給足』。2004年哈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冒高』達到23.1%,很大程度上在於中央出臺了『一免兩補』政策,全市農民免稅費近9億元,補貼4.1億元,使農民人均增收250多元。2006年全市農民補貼總額6.46億元,農民人均補貼127元。

  二難是糧食價格基本『到位』。近3年,哈市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產量及價格大幅上昇,2006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全市農民因此人均增收160多元。今後,糧食產量及價格上昇的空間越來越小。

  三難是勞動力轉移數量增加有限、牧業生產效益提高受限。2006年哈市農村勞務輸出117.3萬人,接近農村勞動力總數的50%,今後增長的空間有限。受飼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牧業生產比較效益開始下降。

  增收應注重『兩個提高』

  張鐵光說,去年哈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回落,提醒我們要高度重視農民收入的變化趨勢。今後一個時期,農民增加收入要注重『兩個提高』:一是在保證糧食生產的前提下,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以雙城市為樣板,農產品生產要『減少原字號、延長產業鏈、擴大加工量』,實現農民和財政『雙增收』。二是提高勞務輸出質量,以呼蘭和賓縣為樣板,勞務輸出要『搞特色輸出、培育農民老板、擴大藍領群體』,實現勞務輸出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