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李元新的高師傅每天清晨四時多就起床點起爐火。
病床上的愛心出租車隊司機李元新。 |
東北網1月24日電 李元新,哈爾濱市的一名普通出租司機,3年來,他用自己的行動,溫暖了無數需要幫助的人:風雨中無償接送考生,深夜裡救助出車禍的人,為焦急的失主送去丟在車上的巨款、電腦、攝像機和手機等,每天義務為交通臺提供幾十條路況信息……然而,就在去年,43歲的李元新繼下崗之後又經歷了一次他生命的『冬季』:8月份他與妻子離婚後,不得不從岳父家搬出來,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11月份被查出患有重病,做了一次大手術,帶著50多針的刀口一直臥床不起。
不久前的一個雙休日,記者來到了李元新借來的家———位於孫家站附近的一處平房。外面雖是暖冬,但李元新的家裡卻『天寒地凍』,躺在床上的李元新蓋著厚厚的被子,這個1.78米的壯漢現在已瘦得只有40公斤。但他的眼睛依然清澈。他說,雖然遭此厄運,但他並沒絕望,因為有人一直在幫助他,愛心車隊的一名司機———高波每天白天幫他開車,晚上無償地護理他,那麼多不認識的人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李元新現在只希望自己能盡快康復,再開上他的紅色捷達車,把他得到的關懷和厚愛傳播給更多的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孤單的李元新感受到了他人之愛
1997年,在哈爾濱市運輸公司做司機的李元新,因為單位效益不好,下崗了,為了生計,他開始了打零工的生涯。2000年,他借錢買斷了一臺出租車,做起了出租車司機。他說,那幾年他感到自己被社會拋棄了,直到2003年一件偶然的事件,纔讓他感到了社會的愛。
李元新的妻子馬艷敏也是一名出租車司機。2003年7月,馬艷敏開車時被歹徒搶劫,馬艷敏為了自衛,將歹徒撞傷,警方不但讓馬艷敏給歹徒看病,自己花兩萬多元修車,還要拘留她,馬艷敏很委屈。媒體的一期節目,為馬艷敏討回了公道。這件事讓李元新感到,關愛其實無處不在,在你需要的時候,有那麼多陌生的人會伸出援助之手,有那麼多雙關注的眼睛會在背後支持著你。
從此,李元新也踏上了傳播愛的征程。
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傳承愛
李元新開始把感激化為行動,義務報路況信息回報社會。李元新說,有時他一天要發路況信息四、五十條,最多時每月電話費達到二百四、五十元。因為他提供的路況信息及時、准確,他被吸收為交廣路況信息員,多次被評為優秀路況信息員。2005年他還被愛心車隊吸收為隊員,從這一天開始,李元新與愛心車隊的50多名素昧平生的出租車司機,以付出關愛為旗幟拉起了手、並起了肩。
2005年中考時,愛心車隊響應『免費送考生』活動,李元新首當其衝。送了多少考生他記不住了,他印象最深的是,那天的那場大雨讓建國街附近成了一片汪洋,水已沒過車輪,所有的車都停下了。這時李元新發現有一名女孩正站在雨中焦急地等出租車,李元新開過去纔知道她要去道外二中參加中考,這時離考試時間只有15分鍾了,李元新冒著車會損壞的危險,把女學生送到了考試地點,下車時女孩說:『叔叔,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來回報你。』
2005年10月,出租車司機修世偉在道裡區被兩名歹徒刺死在車中,修世偉是從外地來哈的打工者,他妻子是沒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當時家裡窮得連出殯的錢都沒有,李元新和愛心車隊的另一名司機竇有祥,幫助家屬處理死者後事,組織捐款,為此一周沒有出車。
2006年3月,李元新送一名60多歲的老師傅在省醫院住院處下車後,已經開出很遠,纔發現後座上放了一個人造革包,打開一看裡面是4300元錢。這時有人要打車,李元新拒絕了這名乘客,迅速向省醫院方向開去,到達住院處門前時,看到那位老師傅和家人正焦急地站在那裡,這錢是老人為兒子看病的救命錢,老人拿出300元錢要酬謝李元新,李元新說:『要是為了錢,我就都留下了。』
2006年9月的一天,晚6時多,李元新從五常向平房區行駛的路上,看到一起車禍,一輛面包車把捷達車撞到了溝裡,捷達車的駕駛員受傷較重,已昏迷。李元新立即將傷者背到自己車中,送到了242醫院,又拿出300多元為傷者拍了CT片和做各項檢查,傷者當時顱內出血,馬上進行了手術。家屬3個小時後纔趕到,是李元新的無私救助行為為傷者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傷者是一名來哈探親的北京人,他們至今還保持著聯系。
對於出租司機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幾年來,李元新為了幫助別人,為了尋找失主,送遺失在車上的物品,不知道犧牲了多少時間。李元新和妻子先後下崗,都開起了出租車,結婚十幾年了,他們還沒有自己的房子,一直寄住在岳父岳母家,買車的10萬元貸款至今還沒還上。但李元新說,他在付出的同時,收獲了比金錢更多的快樂;他在幫助他人的時候,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淨化、昇華。
愛心車隊的愛溫暖著李元新生命的冬季
天有不測風雲,2006年災難又一次降臨到了李元新身上。8月,因為家庭瑣事,李元新的妻子與他離婚了,從此李元新沒有了家,姐姐把一處地處偏僻的平房借給他暫住;11月,李元新被診斷為重病,需要手術,這時,『998愛心基金』送來了3000多元錢,幫他渡過了經濟難關。
愛心車隊的隊員高波以前與李元新並不熟悉,受大家的委托,他從11月11日,李元新住院開始就把自己的出租車交給了侄子,白天為李元新開車,晚上義務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李元新。幾個月來,高波每天都四、五點鍾起床,為李元新生爐子,倒大小便,6點出車,晚6點又回到李元新家。
李元新說,只要我還能站起來,我還會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回饋大家,回饋社會!
從這些普通人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其實愛,只有靠社會上每一個人去感悟、去傳承,它纔會無處不在,纔會永恆於世;愛,會溫暖著每一個人走過他生命的冬季。
采訪感言
從李元新冰冷的家走出來,記者想起這樣一個故事:
在退潮的沙灘上,一群魚擱淺了,一個小男孩跑過去,吃力地撿起一條條魚,朝海裡扔去,可還沒有扔完,又一批魚擱淺了,小男孩累得渾身是汗。他父親看了,不忍心地說,不要忙活了,要死的魚太多了,你怎麼能救的了呢?小男孩捧著手中的魚,執拗地說:『每救一條魚,海裡就多了一條生命……』
是啊,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誰也不能拯救芸芸眾生,但只要在力所能及的時候,為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就可以影響他的一生。
李元新因為一次的『受助』就可以轉化為『助人』。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幫助過的人一定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盡力地去幫助更多的人,將愛心傳遞下去。
正是這種無私的愛心傳遞,纔使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變得如此溫暖,並閃耀出人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