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5日電 24日,省環保局公布了2006年黑龍江環保領域的10件大事,相比以往,2006年的十件大事中,規劃性、延續性的大事佔了4件,國務院批准實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06—2010年)》列首位。
1、3月29日國務院批准實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06—2010年)》,標志著松花江污染治理工程正式啟動,黑龍江省116個治理項目入選,可獲治理投資77.48億元,佔規劃總投資的58%。
2、8月9日省政府與國家環保總局簽訂《黑龍江省『十一五』水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和《黑龍江省『十一五』二氧化硫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到2010年黑龍江省化學耗氧量排放總量要在2005年基礎上削減10.3%,控制在45.2萬噸。
3、12月25日省政府審議通過《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計劃到2010年,將使重點地區和城市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基本遏制。重點實施包括:工業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污染防治、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生態功能區保護建設、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農村環境整治、生物物種資源保護與管理、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十大類約500多個項目。
4、12月25日省政府研究通過《貫徹『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的實施意見》,提出黑龍江省『十一五』期間環境保護工作要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重,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5、環保部門緊急應對突發性環境污染,成功處理牡丹江海林市海浪河發生的水櫛霉污染事件,妥善應對吉林?牛河污染事件,松花江哈爾濱江段浮油污染等突發性環境污染。
6、生態省建設轉入全面實施階段,全省新增自然保護區的面積96萬公頃,近600個鄉鎮參與環境優美鄉鎮創建活動。
7、黑龍江省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逐步好轉。2006年省轄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國家二級標准天數達到了296天,比2005年增加了2天。哈爾濱市區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二級的天數超過300天。全省拔除大煙囪515根,治理改造鍋(窯)爐625臺。
8、全省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從5月至11月全省出動環境執法人員33047人次,檢查企業12895家,對存在環境安全隱患和環境違法行為的737家企業提出整改處罰意見,處理426家違法排污企業。
9、環境保護應急能力和監測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承擔中俄界河水質監測任務的三江環境監測站建成並投入運行。經過中俄雙方共同努力,黑龍江界河聯合監測工作逐步走向常規化。全省環境監測網絡建設進一步完善,重點配置的環境執法用車輛50多臺。2006年全省用於環境保護能力建設投資達4000多萬元。全省排污收費突破2.8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3%。
10、黑龍江省舉辦《中國首屆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成果國際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