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  >  2007黑龍江兩會  >  兩會動態
搜 索
突出『四重點』建設和諧雞西--訪省人大代表邱玉泉
2007-01-25 14:24: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省人大代表、雞西市委書記邱玉泉
省人大代表、雞西市委書記邱玉泉

  東北網1月25日電 題:突出『四個重點』建設和諧雞西--訪省人大代表邱玉泉

  東北網記者 高長利

  25日下午,雞西代表團分組審議張左己省長在省十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省人大代表、雞西市委書記邱玉泉認為,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對於雞西而言,落實好報告精神,就要按照張省長在報告中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統一要求,立足於雞西發展實際,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突出抓好經濟結構的優化昇級和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加快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強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努力改善人民生活;著力推進新型能源基地、新興區域性國際通道與進出口加工基地、新興生態旅游城市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建設開放富裕、文明和諧雞西。

  邱玉泉表示,雞西市將抓住我省構築東部煤電化基地的有力契機,建設新型能源基地。全力打造以煤炭為基礎,以洗精煤、焦炭、醇烯、電力為支橕的能源化工產業,以石墨精深加工、冶金材料、建材為主體的新型材料產業,以礦山機械為重點的機械加工產業,以綠色食品、畜牧產品為主體的食品產業,以北藥加工生產為牽動的醫藥產業等五大產業,以工業園區為載體,積極構建以煤采選過程、煤電載能、煤化工、鋼鐵冶金、石墨、機械、食品醫藥、靜脈產業等八大循環經濟型生態工業產業鏈條為主的循環經濟發展體系,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實現雞西由傳統的煤炭生產基地向新型能源基地的跨越。

  建設新興區域性國際通道和進出口加工基地。邱玉泉表示,雞西市將以推進跨境鐵路建設為重點,以支線機場、口岸公路、開放先導區建設為支橕,打通對俄及東北亞經濟圈的交通『瓶頸』,推動雞西成為黑龍江乃至全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依托地方產業基礎,加快市場流通和服務體系建設,構建以農產品、煤炭、建材、醫藥為主導的特色物流體系,形成區域性物流中心。依托密山、虎林兩個口岸,以對俄鐵路建設為突破口,以企業為主體,建設具有一體化、規模化、現代化、國際化特點,具備旅游、購物、度假、會展等功能的出口、加工、貿易一體型對俄經貿先導區,實現由內陸邊境口岸城市向新興區域性國際通道的跨越。

  就如何建設新興生態旅游城市的問題,邱玉泉表示,雞西市將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突出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兩大主題』,打造興凱湖、烏蘇裡江『兩大龍頭品牌』,構建環市中心旅游集合區、環興凱湖景區、沿烏蘇裡江景區『三大旅游經濟板塊』,圍繞生態、文化、跨境游『三條主線』,積極發展休閑避暑度假游、冬季感受興凱湖極地映象游、自然生態觀光游、冰雪游、紅色旅游和北大荒民俗風情游、工農業旅游、俄羅斯跨境游以及周末短途游、自駕游等,積極推進農家游等提檔昇級。以增強城市承載輻射功能和提昇城市品位為重點,按照『一城(中心城區)、雙軸(沿穆棱河南北兩條城鎮發展軸)、四群體(形成城市、小城市、中心城鎮、集鎮四個層次的網絡化城鎮群體)』的發展方向,實施中心城區『西拓北聯』擴展建設工程和基礎改造『舊城建新居』工程,形成城市帶動城鎮、城鎮輻射農村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城市硬件環境,擴大城市發展空間,建設以良好生態環境和完善配套環境為支橕的旅游名城,實現由傳統的『煤城』向新興生態旅游城市的跨越。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問題上,邱玉泉表示,雞西市將以在全省率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發展農村經濟和實現農民富裕為核心,以現代綠色生態農業為基礎,以國家級大型優質水稻基地和『興凱湖、湖濱、虎林』三個灌區為骨乾的優質綠色水稻產業帶、畜牧業產業帶為框架,建設綠色農業經濟走廊,促進城內資源整合,初步確立優質綠色食品強市和畜牧業大市的地位。同時要加快青龍山水庫等大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新礦區、新墾區、新林區建設,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實現由傳統農村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跨越。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