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  >  2007黑龍江兩會  >  媒體文章
搜 索
記者聽會:整合,融合,共贏拆籬笆!
2007-01-26 00:53: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敏學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5電 題:記者聽會:整合,融合,共贏拆籬笆!

  時間:2007年1月25日15時20分

  地點:哈爾濱農墾大廈13樓樓梯間

  現場:省十屆人大六次會議佳木斯代表團第一討論組分組審議間隙,十多名見縫插針的媒體記者『抓住』會間休息的省人大代表問這問那,提問多是集中在『如何發展現代化農業』上,而筆者卻在采訪對象回答提問的字裡行間品出了『場縣共建』的意味,發展區域經濟、搞現代化大農業,必須拆籬笆,走一體化的路。

  全球化的眼光

  『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地方、任何企業都不可能關起門來發展。』省人大代表、建三江農墾分局黨委書記王道明一張嘴,就說到了『全球』。他說,什麼是『場縣共建』?什麼是區域經濟一體化?我看就是打破行政壁壘,把一個區域內的各種經濟優勢、區位優勢、資源、人纔、技術等生產要素都有效地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實現優勢互補。誰有龍頭誰牽動,當不了龍頭當基地,怎麼有利於共同發展就怎樣合作。佳木斯是我省東北部區域中心城市,區域內的建三江農墾分局機械化程度在全國首屈一指。說到這一層,王道明說,我們是企業,需要地方的政策扶持,佳木斯市委多次到我們那裡現場辦公,解決了大量的實際問題,農墾與地方還准備互派乾部,以便『親上加親』,相互熟悉,加深合作。

  『去年我們生產了34億公斤糧食,歡迎大家有時間來農墾看看現代化的大農場。』以這樣的方式向記者告別,讓人感到了大氣的開放意識。

  合作中都嘗到了甜頭

  一體化,要通過整合實現融合,目標是共贏。

  來自同江市的省人大代表遲國良把『場縣共建』描繪得更加通俗:一個是『對誰都沒有壞處』,一個是『誰也擋不住』。他介紹說,同江市是國家一類口岸,境內有6個國營農場,這些年我們一直積極為這些農場的對外勞務輸出、勞務合作、對外經濟貿易創造方便條件。同時農場也給地方帶來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市場信息。多年的合作讓雙方都嘗到了甜頭。他深有感觸地說,合作是大勢所趨,大的不說,就說水利吧,農民種地、農場種地都需要,能共享的都共享,都節約成本,何樂而不為?什麼是和諧社會?共建,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地方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農場的大力支持,雙方合作的領域肯定越來越寬,結果也一定是共贏。

  規劃是基礎,機制是保障

  籬笆,怎麼個拆法?共建,怎麼個建法?省人大代表王發提了兩條建議:一是要打好基礎規劃。一個區域內的各方應組織起高層次的調研,對區域內的工業、農業、文化、教育、衛生乃至招商引資等諸多方面、諸多環節進行通盤的考慮,進而拓寬合作的領域,明確合作的方式,制定出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科學性的短期、中期、長期規劃,既有的放矢又有所遵循。二是要完善機制有保障。日常工作怎麼搞,遇到問題如何解決,都需要一個好的溝通機制和協調機制,沒機制,就動不起來,合作也很難向深度廣度推進。他說,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潮流,是方向,不能因為隸屬關系、管理體制不同而人為地割裂開,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現代經濟、發展現代大農業,必須在整合的基礎上實現融合,纔能使各方都壯大實力,增強競爭力。一句話:『拆掉所有的籬笆,必將釋放出驚人的物質力量!』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