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  >  2007黑龍江兩會  >  兩會現場
搜 索
保住這片青山綠水 構建和諧林區——訪省人大代表王忠林
2007-01-26 22:48:24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天池 鞠春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6日電(鞠春艷 實習生 李天池)省人大代表、地委書記王忠林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報告對今年的工作,特別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安排部署。我們要結合大興安嶺地區的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王忠林說,大興安嶺地區是以林為主的資源型地區,近年來加快了結構調整的步伐,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前提下,特色接續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特別是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全口徑財政收入的增速分別達到8.5%和23.3%,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幅分別達到8.6%和7%,經濟社會的發展比較協調,人民群眾的生活進一步改善。今年,大興安嶺地區將『實施生態戰略,發展特色經濟,構建和諧興安,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的工作思路,全面建設生態興安、發展興安、活力興安、富裕興安、文明興安和平安興安。

  王忠林談到,林區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建設生態興安,就是要提高全民的生態意識,加強生態的保護和培育,特別是在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發生矛盾時,要做出明確的選擇,寧可少要GDP,也不上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的項目,保住這一片青山綠水,為哈大齊工業走廊、為松嫩平原、為整個東北亞地區提供良好的生態屏障。

  建設發展興安,就是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招商引資的辦法,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依托大興安嶺特殊的地理位置,冷涼的氣候資源,純天然無污染的環境,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特色養殖、綠色食品、興安北藥、林木產品精深加工和礦產開發等接續產業,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地區的經濟實力。

  建設活力興安,就是發展教育科學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完善社會的管理,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從2007年開始,全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加大縣鄉村藥品供應三級網絡建設,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繼續增加對科技的投入,廣泛開展科普活動,提高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同時加強社區建設,延伸政府的工作職能,為群眾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務和方便,為激發全民的勞動熱情、奉獻精神和創新活力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建設富裕興安,就是不斷提高群眾收入。今年把職工收入每年增長10%作為目標責任制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建立了工資增長的約束和激勵的機制。實行了『三個基本』,即一保群眾基本生活,二保學生基本就學,三保百姓基本就醫。提高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全部免除義務階段低保戶子女學雜費和教科書費,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救助制度,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率,同時大力發展福利事業,讓更多的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建設文明興安,就是培育健康文明的道德風尚。進一步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弘揚正氣,抵制邪氣,改正陋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建立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促進社會的和諧,同時也展示大興安嶺的良好形象。建設文明興安,還要豐富大興安嶺精神的內涵,以『艱苦創業、盡職盡責、誠信求實、和諧奮進』為精神動力,激發全民的進取精神和開拓勇氣,為開創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

  王忠林最後談到,建設平安興安,就是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拓寬民意訴求渠道,化解社會各類矛盾,特別要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對低保對象的法律訴求免費提供律師,使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平等地享受法律的保護,感受到社會的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的團結和穩定,為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責任編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