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7日電 政協委員袁邦泰指出,黑龍江省統計公報中應設立百姓『住房痛苦指數』一項,可作為黑龍江省樓市預警系統的重要參數,也可以為黑龍江省管理層出臺房產新政策提供重要依據。
袁邦泰的提案長達9頁,洋洋灑灑5000多字。作為一名大慶油田的總工程師,他為何對居民住房問題如此關注?袁邦泰說,吃、穿、住、行是民生之本。目前,住房價格太高,很多百姓就是不吃不喝,攢一輩子錢也未必能買得起一套住房。袁邦泰說國際上比較房價高低的方法通常用『住房痛苦指數』來衡量。
『住房痛苦指數』=城市商品房平均售價(平方米)/人均月收入。『住房痛苦指數』與商品房的平均售價成正比,與人均月收入成反比。即:商品房的平均售價越高,則百姓『住房痛苦指數』越大,人均月收入越高,『住房痛苦指數』越小。
袁邦泰說,他通過查閱大量資料發現,2005年日本東京、法國巴黎、美國紐約、英國倫敦、韓國首爾等城市的『住房痛苦指數』分別為1、2.47、0.65、0.38、2.79。而哈爾濱2005年居民『住房痛苦指數』為2.88,與首爾幾乎持平,比倫敦高7.6倍,說明哈爾濱居民『住房痛苦指數』高於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哈爾濱居民購房難度還相當大。
袁邦泰說,有些發達國家不但房價低,而且在售房方面的相關規定也很合理。比如在美國,普通住宅不但沒有『公攤面積』,而且住宅內很多區域也是不計入建築面積的。其計算的原則是『完工面積』或『地毯面積』。必須是經過建築材料,如木板、地毯之類鋪設後的地面和樓面,纔能計入購房者的面積中。在東京,購買一套80平方米的公寓樓,不但贈送精裝修,還送20平方米的陽臺和幾平方米的走廊等等。
袁邦泰說,『住房痛苦指數』計算公式中的除數和被除數,統計局月月在公布,很容易獲得。他建議,把『住房痛苦指數』列入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這樣就可以量化政府經濟宏觀調控政策對房市的影響,在表達對不同城市宜居程度上也更直觀,更准確,更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