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1月27日電 記者從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悉,日前,哈爾濱"秋林紅腸"的傳統制作工藝,已申報第一批黑龍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審核批准後,有望參評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孫亞強介紹,哈爾濱"秋林紅腸"的傳統制作工藝已通過專家組聯評,如果通過有關部門的審核和公示,便可被列入第一批黑龍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通過這個門檻後,這個項目有望參評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孫亞強說,本次申報第一批黑龍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有90多個,其中包括哈爾濱的"秋林紅腸"傳統制作工藝、大慶地區的"站人文化"、黑河地區的"五大連池藥泉會"等項目。目前黑龍江省正積極組織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介紹,有著濃郁俄羅斯風味的"秋林紅腸"傳統制作工藝,是20世紀初被帶到哈爾濱的,經過近百年歷史,"秋林紅腸"仍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傳統制作技法。
據了解,目前黑龍江省的"二人轉""東北大鼓""樺皮工藝""魚皮工藝"及赫哲族的"伊瑪堪"等少數民族說唱、舞蹈和民俗共9個項目,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